《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翻译赏析

  《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古诗词全文如下: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前言】

  《村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重,后两句描绘出乡村之夜的美景。诗人通过秋夜的凄清,透露了孤独寂寞的心情。

  【注释】

  ⑴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⑵苍苍:灰白色。

  ⑶切切:虫叫声。

  ⑷绝:绝迹。

  ⑸独:单独,一个人。

  ⑹野田:田野。

  ⑺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黑色有棱,磨成面粉可食用。

  【翻译】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鉴赏】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言绝句中之近古者”。

  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1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0
  • 《满江红·万恨千愁》赏析

      《满江红·万恨千愁》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独自个、赢得不成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7
  • “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帝少有奇节,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的翻译赏析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   早是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怎…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4
  • 古诗龟虽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曹操

    作者:曹操 朝代:〔两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1
  • 与王昆绳书文言文翻译

    与王昆绳书文言文翻译   信中所说的王昆绳指王源,字昆绳,一字或庵,直隶宛平人,1693年举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与王昆绳书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王昆绳书   …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