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储邕之剡中》翻译赏析

  《别储邕之剡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前言】

  《别储邕之剡中》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元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从问路开始写起,一问一指中,表现了诗人对剡中的向往之情,第二联继续叙述出发地和目的地,并交待从水路行走,为下联写两岸和水中景物做铺垫,第三联写水乡特色剡中景物,最后一联点明对目的地的向往,与首句相呼应。

  【注释】

  储邕:诗人的朋友。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当地有剡溪,山清水秀。

  借问:请问,打听。

  越乡:今浙江绍兴周围。春秋时越国统治中心。

  广陵:今江苏扬州。

  会稽:今浙江绍兴。

  镜:指水面。一则阳光照射,水面闪闪发光,二则水面清澈见底,所以比喻为镜子。

  天姥:即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传说有仙人在山上唱歌,此山被道教尊为仙山。

  【翻译】

  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乘船由扬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与君辞别前往天姥,抖尽石尘我将高卧于秋日的霜露之中。

  【鉴赏】

  诗的前二句,交待诗人的去向。但作者避免平铺直叙,用“借问”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经的路线;下面用一“指”字,回应上文;同时,一“问”一“指”两个举动,又令人想到行者和送者将要分手时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两句进一步补充离别和要去的地点,并借“舟”、“水”二字点明诗人乃由水路进发,从而自然引出下面两句舟行所特有的景象。翠竹本生于岸边,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予水中,却说“镜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这里,前句巧妙地衬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静。水静而且清,伴以飘香的荷花,泛绿的翠竹,活画出了江南水乡所独具的特色。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辞君”正面点出别离,与诗题关合;“天姥”乃越东灵秀之山,号称奇绝。从“剡中“,到“越乡”,到“会稽”,再到“天姥”,同一地区的不同名称被诗人连续使用,表面看来,似有重复繁杂之弊,但实际上,不仅每一名称的出现都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而且还从侧面衬托出了诗人初入越东前那种向往、盼望的急切心情。在诗人想来,到了天姥山以后,仰卧于巨石之上,受着洁白的秋霜的沐浴,是何等的舒畅。

  这首别离诗别辟蹊径,新人耳目。诗中只以“辞君”见出别离,其余笔墨都用来铺叙诗人的行程和沿途的景色,最后一句,更将想象中事如实写来,充分展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一片童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2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调】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

             马致远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2
  • 《醉题王汉阳厅》翻译赏析

      《醉题王汉阳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   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前言】   《醉题王汉阳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4
  •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规。善医,即以医自居。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7
  • 《吴百朋》文言文翻译

    《吴百朋》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在语文考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吴百朋》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永丰…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29
  • 《家富性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家富性啬 【原文】 汉世①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②。侵③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④,自堂而出,随步辄减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2
  •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内容,一起来看…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