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翻译及赏析

  《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前言】

  《初入淮河四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总起,以“意不佳”点题,奠定了组诗的基调,并化用前人诗句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

  【注释】

  ⑴洪泽:洪泽湖。

  ⑵桑乾:亦作“桑干”。桑干河为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当时已沦入金人之手。

  ⑶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翻译】

  船离开洪泽湖岸边,到了淮河后心情就变得很不好。何必说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算塞北边境呢,淮河中流线以北就已经天尽头了。

  【赏析】

  第一首写诗人入淮时的心情。首两句总起、入题。交代了出使的行程和抑郁的心情,为这一组诗奠定了基调。诗人离开洪泽湖之沙岸一进入淮河,胸怀就烦乱、骚动,这是因为昔日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境界线。这两句写出了南宋人面对长淮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后两句写感慨,是“意不佳”的原因之一。“桑乾”即永定河上游的桑乾河,在今山西省北部与河北省的西北部,唐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接处。唐代诗人雍陶《渡桑乾水》一诗有“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之句,表示过了桑乾河才是中国的“塞北”的意思。刘皂《渡桑乾》也有“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之句。

  在北宋,苏辙元祐五年在出使契丹回国离开辽境时所写的《渡桑乾》一诗中仍曾这样写道:“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正因为前人有过那样的边境观念,所以现在作者说“何必”,表面看来似乎是不满于前人的看法,其实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满的语气在今不如昔的对比中表达对江山半壁的哀惋和对朝廷偏安的怨恨,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天涯”原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宋、金以淮河为界的边境线。这两句是说:何必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是塞北边境呢,而今淮河以北不就是天的尽头了么!诗人说桑乾用“远”字,称准河却用“天涯”,一方面强调了淮河的边界意念、一方面渲染了淮河的遥远。这种渲染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心理上弃北逃南、政策上妥协投降,视国土沦陷于不顾,置中原人民于不救的哀怨和不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3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常见易错易混字词归纳

    文言文常见易错易混字词归纳   1   草菅(管)人命   打蜡(腊)   啰(罗)唆   改弦更张(章)   2   萎靡(糜)不振   脉搏(博)   猩(腥)红   寸草春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29
  • 《悬牛首卖马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牛首马肉 【原文】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③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63
  • 《无题》原文及鉴赏

      《无题》原文   腰佩黄金已退藏,   个中消息也平常;   世人欲识高斋老,   只是柯村赵四郎。   《无题》鉴赏   《无题》诗里说,我已挂印退隐而去,这事稀松平常,官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0
  • “醉心忘老易,醒眼别春难”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醉心忘老易,醒眼别春难”这两句是说,喝醉了酒,心里就忘记自己是老年人了;然而酒醒后,要辞别春天,却不是那么容易,要引起种种离愁和惆怅。叹春之逝,叹年华之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27
  •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这两句是说,秋雨之中,年老的庄稼汉,从长满青草的路上走回来了;村上的孩子还在雨中放牧牲畜。活像一幅恬淡自然的农村写生画。 出自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