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呼唤携锄至翻译赏析

  《田舍·呼唤携锄至》作者为宋朝诗人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前言】

  《田舍》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在创作此诗时抓住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典型的形象:顽皮的孩子,夕阳西下时林中的归鸟,飘渺的炊烟,隐约传来的鸡犬声,林中飘来的香气,天边的稻云,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安详。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出了作者对农事的关注,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注释】

  ⑴田舍:农家。

  ⑵筑圃:修筑打谷场。

  ⑶菁:水草。

  ⑷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翻译】

  大家呼唤着扛着锄头出了村庄,匆匆忙忙地修筑着打谷场。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斜阳中一群群鸟雀喳喳叫得忙。远远的村中传来阵阵笑语,炊烟袅袅;田野上林木与野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今年真是个高兴的年头,一望无际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

  【赏析】

  这是首写农家生活的五律,重点描绘秋收前的片段。诗以欢快的节奏开始,说农民们互相呼唤着,拿起锄头,忙忙碌碌地赶着修筑打谷场。秋收是农民一年的寄托所在,从起首两句,人们马上可以感受到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范成大的诗,善于在首联渲染气氛,为全诗的主题作好铺垫,这首诗可作代表。

  以下,诗忽然掉开,不写筑场打谷事,转说小孩子睡在落叶上玩耍,鸟雀在斜阳下热闹地飞鸣,远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原野中草木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两联,着力对农村作描写,落叶、鸟雀及野景都点明节令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写小孩子无忧无虑地玩,从侧面反映了大人们忙于准备秋收的喜悦。

  鸟雀到了傍晚,总是成群地在稻田上空飞翔啄食,“鸟雀噪斜阳”不是经历过的人写不出来。作者选录的每一幅场景,都带有欢乐气息在内,于是诗出齐尾联,不再傍写,直接说明今年真快乐,田野里的稻子一片金黄,像云彩一般,一直铺到与天相连,丰收已经在望了。这样,通过末联的明点,前数联所表现的欢快都得到了落实。

  这首诗,首尾呼应,中间采用了几组跳跃性的镜头,忽写筑场,忽写儿童,忽写鸟雀,忽写村庄,看似各自为政,不相统属,而以“丰收”这条线作感情上的贯穿,烘托点染出一派庆祝丰收的喜悦景象,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很像是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中写的打谷的场面:“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一派欢乐的景象,正是这首《田舍》诗所表现的内容的继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5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10首最美春风诗词,秀丽江山,田园如画,送给温柔的你

    最亲切的春风诗: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 南北朝·佚名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在山林里,春风是可以看见的。 不信,你顺着目…

    2023年3月3日
    34
  • 古诗泊船瓜洲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安石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译文及注释 泊船瓜洲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5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文言文阅读题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文言文阅读题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2
  • “刘廷让字光乂,其先涿州范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刘廷让字光乂,其先涿州范阳人。少有膂力,周祖镇邺,以隶帐下。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诏领兵赴潞州,以备并寇。冬,兴师伐蜀,为四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74
  • 《南史·陆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史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也。祖徽,字休猷,宋补建康令,清平无私,为文帝所善。元嘉十五年,除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加督,清名亚王镇之,为士庶所爱咏。二十三年,为益州刺史,亦加督,…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2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