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作燕郊芳岁晚》的翻译及赏析

  辽西作·燕郊芳岁晚

  崔颢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前言】

  《辽西作》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一题《辽西》。这首诗写在辽西地区征战士兵艰苦的守边生活,饱含同情。全诗语言平实,层次清晰,格调刚健,境界沉雄。

  【注释】

  ⑴辽西作:《河岳英灵集》、《唐诗纪事》均作《辽西》。辽西,古郡名,战国燕置,隋唐已废,这里指辽河流域西部地区,唐代在此设置平卢节度使。

  ⑵燕郊:指辽西。辽西地区为战国时期燕国边区,故称。芳岁:即百花盛开的季节,指春季。

  ⑶残雪:残存的积雪。

  ⑷合:即长满,遍布。

  ⑸辽阳:指辽水北岸地区。春水生:指四月份辽水上游地区积雪融化,形成辽河的春汛。

  ⑹胡人:指奚、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

  ⑺日:即天天。

  ⑻沙虚:指沙土不结实。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一作“金甲”。

  ⑼春服:春日穿的衣服。谁为成:意即谁来做,一作“与谁成”,又一作“谁与成”。

  ⑽洛阳使:指前往洛阳的使者。

  ⑾边塞:一作“边戍”。

  【翻译】

  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

  【赏析】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四句是说: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这几句描写辽西春天的景象。起句点名时节地点。辽西地处北国,虽然已是晚春,却残雪犹存,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既称“芳岁”,复称“残雪”,再一个“冻”字,写出了这里荒寒而独特的景象。“四月”照应“芳岁晚”;“春水”暗应“残雪”。这两句在荒寒的背景上涂抹了清亮的生命的绿色,意境宁静优美。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四句意为: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这四句由前面描绘辽西春景转为写人。四月春草合,故胡人正牧马。胡人入侵通常是在秋高马肥之时,此春天牧马,看似安宁祥和,实暗伏杀机,因而汉将日征兵,严加防范,不敢懈怠。“露重”两句,用兵器与铠甲在自然条件下的反应突出士兵作战的艰苦,引出下文的感叹。

  “寒衣着已尽,春服谁为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四句意为: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这四句即景抒情。“寒衣”二字,呼应开头次句“残雪冻边城”。寒衣已尽,春服无着,戍边生活倍加艰辛,却无人知晓、可怜。“春服谁为成”,采用疑问语气,意即没有做成,自然引出结句寄语洛阳使,亦即寄语朝廷,要体恤边关将士的辛苦。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深切同情。

  这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语言平实,层次清晰,格调刚健,境界沉雄,饱含深情,意在言外,可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6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岳飞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岳飞   岳飞(11分)   毕沅   飞事至孝,家无姬待。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肝,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26
  • 文言文阅读练习参考

    文言文阅读练习参考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 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654
  • 《陈实与梁上君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8
  • 关于《本草纲目草部野菊》 的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苦薏。   气味   (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   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24
  •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