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咏老见示翻译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前言】

  《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作者此诗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桑榆虽晚,还能放射出满天灿烂的霞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

  【注释】

  1、酬乐天:作诗酬答白居易。

  2、顾:念,指考虑。

  3、怜:怜惜,爱惜。

  4、带:腰带。

  5、频减:多次缩紧。

  6、冠:帽子。

  7、废书:丢下书本,指不看书。

  8、灸: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9、随年:适应身老体衰的需要,这里指延长寿命。

  10、谙:熟悉。

  11、阅人如阅川:意谓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语出陆机《叹逝赋》:“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阅,经历。

  12、幸:幸运,引申为优点。

  13、下此:指改变对衰老的忧虑心情。下,攻下,等于说“解决”、“领悟”。此,指“顾老”,对衰老的忧虑和担心。

  14、翛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15、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阳下到桑榆二星之间,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16、霞:霞光,这里指晚霞。

  【翻译】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鉴赏】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於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第一部分分头两句:“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意思是说:人谁不顾虑,不怕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意思是说:身体消瘦衣带常常紧缩,头发稀疏帽子便自动偏斜,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请医生调理、治疗,是为了延年益寿。这一部分是承接白居易原诗而来的,表示了对白居易的“咏老”思想情怀的回应,说明在对“老”的看法上颇有同感。读来极为亲切。

  后六句诗意思产生了巨大的转折,诗情一振而起,“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头两句“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是说人老了经历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彻,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样,一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下两句“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思考深刻,浓缩着人生的精华;认识全面,充满着一种辩证思想;感情深挚,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真情关爱和真诚劝勉。末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喻日暮。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8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倒装句常见句式解析

      倒装句   现代汉语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5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593
  •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石钟山记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石钟山记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个)   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放在;即使)   3、始:至唐李渤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5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原文: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译文或注释: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782
  • 《明史·杨廷和传》文言文阅读题

    《明史·杨廷和传》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赏析及翻译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宋代诗 人陆游 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