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碛·黄沙碛里客行迷》翻译及赏析

  《过碛·黄沙碛里客行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前言】

  《过碛》这首诗写诗人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上日夜西行时,眼前看到的景色、直觉中构成的印象、内心处触发的感受。主要表现了作者以景达情,表现出了作者心情低迷,有而不得的心情。

  【注释】

  ⑴碛: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

  ⑵黄沙:指沙漠地区。唐刘长卿《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诗:“虏云连白草, 汉 月到黄沙。”

  ⑶云天:高空。《庄子·大宗师》:“黄帝得之,以登云天。”直下低:往下低落。

  ⑷言:说。

  ⑸“行到”句:此沙漠当在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今新疆库车)以东,故有此说。

  【翻译】

  异乡客子在黄沙碛里把路迷,四下张望只觉得云天向下低。只说是地到此尽天也到此尽,我已走到安西却还要再向西。

  【鉴赏】

  首句“黄沙碛里客行迷”,是写置身于荒漠中,不仅前路迷茫,心情迷惘,句中的这个“迷”字,与作者的另一首《宿铁关西馆》诗“乡遥梦亦迷”句中的“迷”字一起来看,可能还含有回首万里、归路亦迷的意思在内。下面一句“四望云天直下低”,就回应这一句,描写在广阔无限的沙漠中,四面远望,天地相接,云天低迷,而这一印象正引出和加重了行客的迷失心情。这个“低”,虽属视官的错觉,却是望中的实感。岑参所写的,是在西北高原上、浩翰沙漠中的特别鲜明、强烈的感受。诗的第三句“为言地尽天还尽”,又直承这第二句。正因远望中云天四垂,低与地连,所以进而觉得地到了尽头,天也到了尽头。“地尽”、“天低”重述了这一过碛时由直觉产生的印象。

  诗的末句“行到安西更向西”,宕开诗笔,另拓诗境,表现天地本自无边无涯,地外仍有地,天外仍有天,过了大漠还在向西方延伸,以见天地之末“尽”。

  岑参的边塞诗,常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这首绝句中所写的“云天直下低”、“地尽天还尽”,也带有夸张色彩。这种夸张,更形象、更逼真可感地表现了诗人在那样一个独特环境中所看到的独特景色、所产生的独特感受。

  岑参所写,则大都是实地见闻、亲身感受,以不同于一般边塞诗的面目出现,奇葩独放,异境别开,使人眼目为之一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19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公季成不识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公季成不识贤 【原文】 公季成①谓魏文侯曰:“田子方虽贤人,然而非有土之君也,君常与之齐礼,假有贤于子方者;君又何以加②之?”文侯曰:“如子方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   大家看的懂一鸣惊人的文言文吗?下面小编整理了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0
  • 《欧阳晔破案》文言文译文

    《欧阳晔破案》文言文译文 原文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 “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这两句是说,度腊时没有苦寒的霜雪降落,是一个暖冬天气,这预示着迎春时节必有好的风光。江南景物美好,使诗人赏心悦目,因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2
  • 八年级文言文《马说》翻译

    八年级文言文《马说》翻译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至…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3
  • 写江苏瓜洲古渡的诗词大全

    瓜洲古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当运河之口,该地又叫瓜埠洲。《元和志》:“昔为瓜洲村,盖扬子江中沙碛也,状如瓜子,自唐开元以来,为南北襟喉之处,”与长江…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