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薛华》翻译及赏析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柏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前言】

  《重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为《别薛华》的姐妹篇。诗中先写景,后抒情。景色晦暗阴凉、险峻辽远,情思惶怨绸缪、凄惊悲苦。情景融合,将彷徨凄苦和盘托出,平白而深切。

  【注释】

  ①沉珠浦:河岸的美称。浦,江岸。

  ②濯锦川:即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③绝岸:陡峭的江岸。

  ④洲渚:水中小块的陆地。

  ⑤亘:绵延。

  ⑥长天:辽阔的天空。

  ⑦旅泊:飘泊。旅,一作“飘”。

  ⑧栖遑:同“栖皇”,奔波不定,神情不安。遑,一作“迟”。

  ⑨“穷途”句:典出晋阮籍。《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哭而返。”

  ⑩潸然:流泪。

  【翻译】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赏析】

  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

  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用夜明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第二联直接写眼前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凄凉悲苦之情由景而生。

  第三联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产生旅泊千里、栖遑百年的感觉,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最好的概括。最后一联,诗人难以自已,直接写出与好友即将离别,漫漫旅途,只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诗中反映出沛王府放逐事件对王勃是致命一击,乐观向上、热情豪放的王勃渐渐远去,凄凉悲苫、忧郁彷徨的王勃开始出现。

  此诗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0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的教学应重“文”

    文言文的教学应重“文”   摘 要:文言文虽然艰涩难懂,却最具中国古典文化内涵与精髓,最能帮助学生积累、沉淀与提升文学素养。尝试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来解读文言文,学会欣赏文言文中的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木兰诗文言文注释

    木兰诗文言文注释   木兰诗文言文注释:   1.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2.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3.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6
  • 文言文《元史·欧阳玄传》阅读理解

    文言文《元史·欧阳玄传》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就再也找不到它们了。&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09
  •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词意:你我聚散匆匆,如云边孤雁,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9
  •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备纳贤 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