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来之食》原文及译文

  不食嗟(jiē)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黔敖为食于路⑵以待饿者而食之

  ⑶嗟,来食 ⑷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⑸以至于斯也 ⑹可去⑺其谢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嗟,来食

  ⑵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⑶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这个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为论据使用?用来证明什么?

  4.文中的饿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简要分析。(2分)

  5.你是否赞同这位饿者的做法?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①作成食物②吃③吃④我,只⑤这⑥离开⑦道歉

  2。⑴喂!来吃!⑵我就因为不吃侮辱性的施舍的东西,才到了这样的地步⑶他吆喝你来吃,可以离开,他道歉了就可以吃了

  3。《谈骨气》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饿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或清高的人),他虽然“蒙袂辑履,贸贸然”,但是听到“嗟,来食”,却“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2分,意对即可)

  5.不设统一答案。赞同或不赞同均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

  二: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答: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

  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檀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两句是说,想到自己岁月虚度,一事无成,在这松声竹影的窗下,真使人愁闷难眠啊!前句写诗人愁闷难解,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后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80
  • 描写祖国风景秀丽的古诗

      导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唐 杜牧),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祖国风景秀丽的古诗。欢迎阅读!   描写祖国风景秀丽…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8
  • 中考语文文言文《张佐治遇蛙》专项练习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张佐治遇蛙》专项练习题   张佐治遇蛙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6
  • 《新唐书.唐兴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新唐书.唐兴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唐兴,承隋乱离,划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故叶气嘉生,薰为太平,垂祀三百,与汉相埒。致之之术,非循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阅读答案及翻译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②直1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2017年高考古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古诗歌鉴赏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