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心安》原文及译文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范仲淹家贫,读书于南都书舍,煮栗二升,作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块,断齑(腌菜或酱菜)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译文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书院读书时,天天煮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用刀切成四块,早上晚上拿其中的两块,把腌菜切成几块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把一些美味菜肴送给范仲淹。范仲淹把送的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我父亲听说你的生活清淡贫苦,送来食物,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谢你们的好意,大概是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我突然享用如此丰盛的菜肴,日后我怎么能再吃下这些粥呢?”

  【阅读训练】

  1、 解释:(1)啖: ;(2)同学:;(3)归: ;(4)遗以食物:;(5)安:

  2、 翻译:(1)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2)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3)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3、文中范仲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

  1、 解释:(1)吃;(2)一起学习;(3)回家;(4)用食物赠送;(5)安宁

  2、 翻译:(1)范仲淹放在一边,不久食物全腐烂了。

  (2)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

  (3)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3、文中范仲淹安于贫困、刻苦读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解释

  1)南都书舍:即南都书院。

  2)釜(fǔ):锅。

  3)画:划。

  4)齑(jī):腌菜或酱菜。

  5)啖:吃。

  6)留守:官职名称。

  7)同学:一起学习。

  8)置:放。

  9)既而:不久。

  10)悉:全,都。

  11)败:坏,腐烂。

  12)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13)闻:听说。

  14)遗(wèi):馈赠,赠送。

  15)何:什么 。

  16) 盖:大概。

  17)安:安定。

  18)遽(jù):一下子,立刻。

  19)馔(zhuàn):菜肴

  20)后日:以后。

  21) 归:返回。

  22)清苦:清淡贫苦

  23)馈:赠送;赠与。

  24)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25)馈以佳肴: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佳肴。

  26)范置之,既而悉败矣:范仲淹(将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道理

  1、此文反映了范仲淹知足常乐以及俭朴的品格。

  2、范仲淹不要馈赠的原因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 有人说,苦难是一所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清苦是一件好事,它能催人奋进,它能培养人的意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折桂令·客窗清明原文及鉴赏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译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8
  • 欧阳修文集――卷一四○・集古录跋尾卷七

      【唐开元金?斋颂〈天宝九年,卫包书撰〉】   右《开元金?斋颂》,虽不著书人姓氏,而字为古文,实为包书也。唐世华山碑刻为古文者,皆包所书。包以古文见称,当时甚盛,盖古文世俗罕通…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37
  •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的原文及翻译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公元前 相国 左内史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列将军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水衡都尉   大司徒 大行令 治粟内史 中尉 执金吾 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0
  • 《三国志·魏书·梁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魏书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也,为郡纲纪。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时承高干荒乱之余…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210
  • 《本草纲目鳞部蛤蚧》文言文及翻译

    《本草纲目鳞部蛤蚧》文言文及翻译   释名   蛤蟹、仙蟾。   气味   咸、平、有小毒。   主治   久嗽肺痈(肺积虚热成痈,久嗽不愈,咳出脓血。喉中所塞,胸膈噎痛)。有蛤蚧…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 义士赵良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赵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辱也…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5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