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二异事》原文及译文

  马钧二异事

  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③,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

  【注释】

  ①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

  ②器之模:陶器的模型。

  ③翻车:龙骨水车。

  【试题】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二子谓古无指南车

  (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B.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往来无白丁

  C.患无水以溉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其功百倍于常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B.先生为给事中

  吴广为都尉

  C.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

  面山而居

  D.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

  策之不以其道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讲述了马钧的两件奇事:一是相信古有指南车并亲自做成了指南车;另一件是制作出了外形奇特、功能奇多的水车。

  B.高秦二人与马钧争论的焦点是古代有无指南车,争论中,高秦二人转移话题,用马钧的名与字来嘲笑他。

  C.面对高秦二人的嘲笑,马钧认为说空话无用,不如用实验证明;并用做成指南车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他们。

  D.从文中的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马钧是一个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富有创造力的人。

  【答案】

  1.C

  2.B

  3.A

  【参考译文】

  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他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车,叫年轻人(童儿:年轻人)转动它,汲来的水可以自行倒出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转动,效率大大超过平常水车。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调】殿前欢(去来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赵显宏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45
  • 李孝光《大龙湫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大龙湫记 【元】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4
  •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二]。高楼鼓角戒严更[三],卧护得边声静[四]。横槊吟情[五],投壶歌兴[六],有前人旧典型[七]。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八]。 虎韬,豹韬[九],一…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19
  • 描写秋天的唯美古诗

      秋天的古诗词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0
  • 汴河怀古(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汴河怀古   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凿的运河。此诗当为诗人路经汴河时,引发悼古伤今之感而作。   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   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24
  • 春节的诗句是什么

    春节的诗句是什么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