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原文及译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 ④遂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参考答案

  1.①到,此指照射过来②报酬③把④就

  2.①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家的光亮照过来,拿着书映着灯光来读书。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练。

  4.①学习要主动——匡衡凿壁借光,主动创造条件来学习,其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他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逮:及,达

  ②衡乃与其佣作 佣:做佣人

  ③资给以书 资:供给,资助

  以:把

  ④遂成大学 遂:于是,就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匡衡于是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凿壁借光

  从字面上来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在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很刻苦的样子。

  5.用这个成语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6.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得来的成语:韦编三绝秉烛夜读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囊萤映雪)

  7.与句中“以书映光而读之”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匡衡勤学而无烛 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C.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D.出淤泥而不染

  注释:

  1.逮:到,及。

  2.穿壁:在墙上打洞。

  3.以:用。

  4.邑人: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致:给。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8.偿:报酬。

  9.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0.愿:希望。

  11.得:得到。

  12.资给:资助给。

  13.偿:报酬。

  14.书:读书。

  15.遂:于是就。

  16.大学:大学问家。

  参考译文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启示

  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55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知抚州金谿县。郡督输赋急,大中请宽.其期,不听,纳告敕投劾而归。已而主太常寺簿。光宗受禅,除监察御史。大中谓:“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2
  • 《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节用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27
  •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这两句意为: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乡村四月

    朝代:宋代 作者:翁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30
  •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 中 古 文 通 假 字   1、说 yuè 通“悦” , 高兴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2)宣王说之 《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0
  • 题齐安驿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齐安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熏。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   【前言】   《题齐安驿》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