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原文及译文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柧棱自持,不依丽人。

  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去。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入都,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诏狱,锻炼严酷。弘图果疏论南星,然言“国是已明,雷霆不宜频击”,“诏狱诸臣,生杀宜听司败法”,则颇谓忠贤过当者。疏中又引汉元帝乘船事,忠贤方导帝游幸,不悦,矫旨切责之。后谏帝毋出跸东郊,又极论前陕西巡抚乔应甲罪,又尝语刺崔呈秀。呈秀、应甲皆忠贤党,由是忠贤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弘图乞归,遂令闲住。

  庄烈帝即位,起故官。劾罪田诏、刘志选、梁梦环。擢太仆少卿,复移疾去。三年春,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方入署,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来会,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

  十六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明年三月,京师陷,福王立,改弘图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疏陈新政八事,并褒纳焉。

  当是时,朝廷大议多出弘图手。内札用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图封还,具奏力谏,卒以廷推简用。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

  其年十月,弘图四疏乞休,乃许之。弘图既谢政,无家可归,流寓会稽。国破,逃野寺中,绝粒而卒。

  (节选自《明史·高弘图传》)

  依丽:依附

  柧棱:棱角。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和锋芒

  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

  切责:严厉责备

  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总理:全面管理

  流寓:流落他乡居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图不能无望,代还无望:没有希望。

  B.锻炼严酷 锻炼:罗织罪名,陷害人。

  C.弘图封还,具奏力谏封还:缄封退还。

  D.弘图既谢政谢政:辞官退休。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

  B.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

  C.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

  D.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弘图对人宽容,不愿依附别人。天启初年,他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来他外出巡察陕西时因推荐的官吏有过失而免职。后来“东林党”事件中,他客观进谏,并没落井下石。

  B.高弘图以国事为重不惧权贵,敢于进谏。魏忠贤为镇压东林党人而起用他,他在奏章中却指责魏忠贤做得太过分,并且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

  C.高弘图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仕途多舛。庄烈帝时,官复原职,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与张彝宪不和,多次上书请辞,触怒皇帝,削职为民,十年后才被重新起用。

  D.高弘图为国事力谏,屡屡受挫。在对任用张有誉担任尚书及对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的问题上,他虽极力谏阻,最终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退休,后来国家破亡,绝食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5分)

  (2) 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5分)

  参考答案

  4.A.无望:没有怨恨。

  5.B。

  6.B.解析:“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是“后谏”。

  7.(1)魏忠贤急于攻击东林党人,他的党羽认为高弘图曾经与赵南星有矛盾,就召高弘图出来担任原职。(关键词“亟”、“党”、“以”、“隙”、“故官”各1分。)

  (2) 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来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关键词“耻”、“ 与(之)”、“乞”、“遂”、“起”各1分。)

  参考译文: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官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以才华自持,不依附别人。

  天启初年,高弘图上书陈述当时政治的八项弊端,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他外出巡察陕西时,提名推荐手下的官吏,赵南星检举他的过失,高弘图心中不能无怨恨,被人接任返朝后,他称病回乡去了。魏忠贤急于攻击东林党人,他的党羽认为高弘图曾经与赵南星有矛盾,就召高弘图出来担任原职。高弘图进京以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已经关进了关押钦犯的监狱,罗织罪名十分严酷。高弘图果然上书弹劾赵南星,但是奏疏中也讲“国事是非现已明了,打击不应太多”,“钦犯监狱中的几个大臣,对他们的生杀应该由法律部门来决定”,有多指魏忠贤过分的意思。奏疏中又援引了汉元帝乘船游玩的事,当时魏忠贤正引导熹宗出游,所以魏忠贤不高兴了,假托皇帝的诏书严厉批评了他。后来,高弘图又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极力讲原陕西巡抚乔应甲的罪行,还曾用言语指责崔呈秀。呈秀、应甲都是魏忠贤的同伙,因此,魏忠贤很恼火,朝廷拟让高弘图出任顺天巡按,魏忠贤不用他。高弘图请求弃官回乡,魏忠贤就命令他回家闲住。

  庄烈帝即位后,高弘图被起用,恢复原职。他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这三个人都被问了罪。朝廷提拔他为太仆少卿,他又称病离职。崇祯三年春天,朝廷召他入朝担任左佥都御史,又升为左副都御史。五年,升为工部右侍郎。他刚刚上任,总管户、工二部的宦官张彝宪来见他,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来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

  崇祯十六年,朝廷召他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到任后升迁为户部尚书。第二年三月,京师失守,福王即位后,让高弘图改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弘图上书就新政讲了八件事,福王都赞赏采纳了。

  在这个时候,朝廷的重要决定大多由高弘图来拟定。宫中传出福王的手札说要任用户部侍郎张有誉担任尚书,高弘图缄封退还,写奏本极力谏阻,最后还是以朝臣推举的方式选用。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高弘图力争未能成功,于是就请求退休,朝廷不同意,加封太子少师,改任户部尚书。不久因为太后来到,进升为太子太保。

  这年十月,高弘图四次上书请求退休,福王于是答应了他。高弘图辞官退休后,无家可归,流落到会稽居住。国家破亡以后,他逃进一所荒凉的寺庙中,绝食而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55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蒋偕字齐贤,华州郑县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蒋偕字齐贤,华州郑县人。幼贫,有立志。父病,尝到股以疗,父愈,诘之日:“此岂孝邪?”曰:“情之所感,实不自知也。”举进士,补韶州司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 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翻译赏析

      《塞鸿秋·浔阳即景》是元代散曲家周德清的作品。此曲写浔阳江边清秋晚景,词采俊茂,音节流畅;设喻贴切,形象逼真。通篇用比喻,想象丰富,笔力雄放,确乎“如玉笛横秋”。   塞鸿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9
  • 张自新传的文言文翻译

    张自新传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为了让广大的同学们读会《张自新传》。下面小编搜集整理了文言文《张自新传》的译文。希望能帮到你!   【原文】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5
  • 中考文言文字词解析

    中考文言文字词解析   族   1、家族;同姓的`亲属。   2、类。(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3、灭族。(族秦者秦也)   4、丛聚、集结之处。(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1
  •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7
  • 古诗寄内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孔平仲

    作者:孔平仲 朝代:〔宋代〕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寄内赏析 此诗是作者寄给妻子的诗,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末两句实写途中景色,…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