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救火》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鹦鹉救火

  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贵重③,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④,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尝侨居⑤是山,禽兽善行⑥,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⑦,即为灭火。(选自刘义庆《宣验记》)

  注释:①集:栖息。②辄:总是。③相贵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④濡羽:沾湿羽毛。⑤侨居:寄居,寄住。⑥善行:行为善良。⑦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字。

  ①鹦鹉自念()②然尝侨居是山()③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译:

  ②天神嘉感,即为雨灭火。译:

  3、你认为天神被鹦鹉的什么所感动?

  4、读后此文你有何感想?请要说说。

  答案:

  1、①思②曾经这③离开

  2、①鹦鹉远远看见了,就飞入水中,弄湿自己的羽毛。

  ②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

  3、天神被鹦鹉的这种重情义的行为所感动。

  4、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帮助的。

  注释:

  1.集:停留

  2.辄:总是

  3.相爱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

  4.念:想

  5.何足云也:哪里足够呢?

  .6.虽:即使,纵然

  7.沾羽:沾湿羽毛

  8.尝:曾经

  9.侨:寄居

  10.行善:行为善良

  11.嘉:赞美,嘉奖。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12.去:离开

  参考译文:

  一只鹦鹉从别处来到这座山,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自己想:此处虽好,却不是自己久留之地。鹦鹉便离开了。不久,这座山发生火灾。在远处的鹦鹉看见后,将身子钻进水里,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天神说:“你虽然有志气,但是力量微不足道。”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力量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待我如兄弟,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遭遇火灾,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助它们!”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

  寓意

  不可以忘恩负义,在看到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有困难时,应给予其帮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57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的文言文复习的冲刺卷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的文言文复习的冲刺卷   班别 学号 姓名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3
  • 上梅直讲书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07
  • 高中文言文如何找准读音

    高中文言文如何找准读音   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2
  • 文言文理解:穿井得人

    文言文理解:穿井得人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渑池之会文言文翻译

    渑池之会文言文翻译   渑池之会中秦昭王在生的时还能保持从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不得不说他很睿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渑池之会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渑池之会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