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古诗的意境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春祭节日。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万物复苏,古代文人骚客吟诵清明的佳作颇多。下面是关于清明节古诗的意境的内容,欢迎阅读!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宋代高菊卿《清明》诗中曰: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伴随着扫墓的踏青活动,也是古代诗人的一个重要题材。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代欧阳修的《踏青》则动静结合,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南国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

  古代的清明节,在民间开展的户外活动有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唐代高骈的《风筝》说:

  “夜静弦声响碧空,

  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

  又被风吹别调中。”

  当然,说到有关清明的古诗,我们不能忘记唐代杜牧和崔护两位诗人。杜牧《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说的是清明那天,崔护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碗水,并倚在小桃树旁深情地凝视他。这情景使诗人难以忘怀。第二年清明节,诗人又来到这里,虽然门墙如故,景色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儿去了。诗人触景生情,不胜惆怅。曰: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57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卷七十二 ◎书十一首

      【上梅直讲书】   某官执事。轼每读《诗》至《鸱?》,读《书》至《君?》,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ld…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37
  • “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这两句是说,人人都说钱起使臣不是一个庸俗的官吏,他虽居南山,但未退隐,《北山移交》之意,不能用在他身上。赞誉之意,觉其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8
  • 《忆梅·定定住天涯》翻译赏析

      《忆梅·定定住天涯》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前言】   《忆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2
  •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原文译文及赏析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宋代: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26
  • 涸泽之蛇文言文阅读答案

    涸泽之蛇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涸泽之蛇阅读答案选择题   您的位置:>>涸泽之蛇阅读答案_文言文涸泽之蛇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文言文《涸泽之蛇》选自,其原文如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   左   1、左边,与右相对。   2、较低的地位。(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3、不正;邪僻。(执左道而乱政)   4、不合。(身正而事左)   5、不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