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原文及译文赏析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

  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吴使季札出聘①。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昧立。四年,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王僚十三年,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以兵围楚,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使专诸刺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节)【注释】①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义:意动用法,以……为义

  B.君义嗣,谁敢干君干:触犯、冒犯

  C.徐君已死,尚谁予乎? 予:给予

  D.公子光竟代立为王竟:竟然

  7.下列各项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 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

  B. 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曹宣公之卒也

  C. 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 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

  D. 从而归之千馀家 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8.司马迁在叙事时暗含褒奖季札之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具体内容。(3分)

  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3分)

  (2)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3分)

  (3)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4分)

  参考答案

  6.D,“竟”,最终。

  7.C

  8.参考答案:屡次礼让王位,坚守仁义(1分);挂剑徐君冢树,诚实守信不欺心(1分):对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为王一事,识大体、顾大局。(1分)。

  9.(1)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季札抛弃了家室财产去耕田,吴国人才放弃了这个打算。(“固”“舍”各1分,句意1分)

  (2)我当初心里已经答应(把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本心(心意、诺言)呢!(“许”1分,“背”1分,反问句式1分)

  (3)我敢怨责谁呢?我只有哀悼死者,事奉生者,来对待(等待)天命安排。(宾语前置1分;“死、生”词性1分,“事”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

  总计从太伯至寿梦共传十九代人。寿梦继位后吴国方始日益强大,自称为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余祭(zhài,寨),三子叫余昧,四子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也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避让不答应,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政。前560年(王诸樊元年),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作为长子本是合理的继位人,谁敢干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也愿学习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反而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前548年(十三年),王诸樊死去。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因为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依次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自己)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所以没把宝剑献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过徐国,徐君已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又把宝剑给谁呀?”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十七年,王余祭去世,他的弟弟余昧继位。四年后,王余昧去世,欲传授王位给寿梦的弟弟季札。季札谦让,逃离了。于是吴人说:“先王有遗命,兄长去世就由弟弟继位,一定要到季子的头上。季子今逃离,就由王余昧继位。现在余昧去世,他的儿子应当继位。”于是拥立王余昧的儿子王僚为王。公子光,是王诸樊的儿子。始终认为自己父辈兄弟四人,应当传位给季子。季子不接受做国君,公子光的父亲最先做了国君。如果位没有传给季子,公子光应当继位。于是暗地里招纳贤士,想凭借这个来袭击王僚。十三年春,吴国想趁着楚国有丧事而去攻打它,派季札到晋国去,观察各诸侯的动静。楚国发兵断了吴国军队的后路,吴兵不能够退兵。于是吴公子光说:“此时机不可失。”告诉专诸说:“不追求哪有收获!我是正宗的王位继承人,应当继位,我想得到王位。季子即使来了,也不会废掉我的。”于是派专诸把匕首放到烤熟的鱼中,摆在宴会上吃。专诸趁机手握匕首刺向王僚,于是就弑杀了王僚。于是公子光代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庐。季子回来,说:“如果以前的君主不废祭祀,人民都尊敬君主,社稷大事也有好的规划,那就是我的君主。我能怨恨谁呢?(也只能)哀叹死者,侍奉生者,等待天时到来。不是我想作乱,正直的人就有人跟从,古今以来都是这样。”于是向吴王复命,到王僚的墓前哭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58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

    朝代:清代 作者:庄棫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594
  • “王景文,琅邪临沂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

    王景文,琅邪临沂人也。祖穆,临海太守。伯父智,有高名,高祖甚重之。父僧朗,亦以谨实见知;薨,谥曰元公。美风姿,好言理,少与陈郡谢庄齐名。太祖甚相钦重,故为太宗娶景文妹,而以景文名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5
  • 文言文《伤仲永》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伤仲永》译文及注释   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伤仲永》译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0
  • “赵宗儒,字秉文,邓州穰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赵宗儒,字秉文,邓州穰人。父骅,字云卿,少嗜学,履尚清鲠。开元中,擢进士第,补太子正字,调雷泽、河东丞。采访使韦陟器之,表置其府。又为陈留采访使郭纳支使。骅以尝陷贼,贬晋江尉。久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 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郭祚以企 年少,未堪宰民,请别选遣,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4
  • “贞现初,太宗谓萧瑀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贞现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