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耒《秋蕊香》原文及译文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译文] 别情不如墙东的柳树,春风一吹,柳色青翠依旧。

  [出自] 北宋 张耒 《秋蕊香》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注释:

  金兽:铜香炉,铸成兽形。

  著人:使人。

  译文:

  细风从疏帘缝隙中穿入室内,兽形的金色香炉中飘起缕缕烟雾。 美人倚遍朱栏,从黄昏到深夜,仍然情思难舍,凝视着回廊上如白昼的月光。

  离愁别绪浓于劣酒,使人为之憔悴。别情不如墙东的柳树,春风一吹,柳色青翠依旧。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祖籍毫州谯县(今安徽毫县),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苏门四学士”之一。熙宁六年(1073)进士及第,授临淮主簿。元禧初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绍圣初谪监黄州酒税,再贬竞陵郡酒税。徽宗即位,起为黄州通判,历知兖州、颍州、汝州。崇宁初人元祜党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有《张右史文集》,存词六首。

  这首词是张耒离许州任时,为留恋官妓刘淑奴而作。上片描写黄昏伫立、情思难舍的情景,下片抒发憔悴于离愁而深感人不如柳的慨叹。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这两句通过对细风透进帘幕、香炉缕缕飘香的描绘,明写官妓刘淑奴闺房的幽雅芳美,暗写前来幽会告别的环境气氛,隐含越是美好、越是值得留恋,越是幽静、越是格外凄清的弦外之音。这里“疏疏”,稀疏之意;“金兽”指兽形的铜香炉。

  “朱栏倚遍黄昏后”二句,紧承首二句而来,由室内转而写室外,由黄昏写到深夜,勾勒出倚遍每一根栏杆、凝视着画廊上如昼月光的生动画面,传达出回忆往昔并肩倚栏,携手赏月,而今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愁绪。“月华”,即指月光。上片四句全部写景,而字里行间则洋溢着离愁别绪,因为往昔天天如此,而从今以后却不复再见了,对景伤情,万般无奈之意,尽在不言中了。这两句主要从时间上着笔,写离别之人从黄昏到深夜,倚遍栏杆,离愁无限,对月无绪的痛苦情态。

  下片在上片写景的基础上,着重抒情。

  “别离滋味浓如酒,著人瘦。”这两句是全词的主调,这种“别离滋味”只有自己深深地感到,要说出来却又十分抽象。词人在这里用“浓于酒”一词来形容描写这种离愁别绪的浓烈程度,这就使抽象的情感物态化、具体、形象,它不仅将比酒更浓烈的离愁别恨极为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来,而且将词人借酒浇愁的神态巧妙勾出,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正因为如此,“著人瘦”一句便水到渠成,落到了实处。这种离愁竟使人为之憔悴,其滋味便可想而知了。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紧承前句而来,前两句写离愁滋味超过浓酒,进行正面对比;这两句写别情不及墙柳,则从反面衬托。为什么会不及墙柳呢?因为柳叶只枯黄萎落于一时,春风一吹,柳色如故。言外之意,人一离别,各自天涯,是否能再续旧情,可就说不准了。这一反衬,由眼前的墙东柳触发而起,既信手拈来,又新奇贴切,极为深切地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惆怅之情和缠绵悱恻之意,这就成为全词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写景纯用白描,毫不雕饰,清新流丽,而情寓其中;写情,直抒胸臆,决不做作,层层转跌,入木三分。其中绝无香泽绮罗之态,唯有不加矫饰之情。这就使本词具有清新流丽的风格特征。(池万兴)

  赏析二:

  此词为作者离开许州后,为思念当地歌妓刘淑奴而作。词中以代言体方式,抒写情人之间深挚的相思情怀。全词上片写景,由室内写到帘外,寓情于景;下片写情,借反景反衬内心的苦闷,以景衬情。

  上片起首两句先写从疏帘逢隙间穿透进来的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以动衬静,表现出室内居人的孤寂心情。“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两句,透露出了姑娘内心的隐秘:原来她从寂寞空房的炉烟袅袅记起当时两情绻缱的往事,如今离分两地,心下自伤。所以她不禁由室内走出帘外,在朱栏绕护的回廓上,一遍又一遍地倚栏望着,从白天盼到黄昏,从黄昏盼到浩月流辉的深夜。“月华如昼”,说明这是一个月白风清的良夜,往日欢会,何其甜密;而今天各一方,形单影只,怎不教人深深惆怅……

  下片由上片“月华如昼”一句生发开来的,重在以景衬情。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发现自己独立的孤影显得分外消瘦,追索这令人消瘦的原因,原来是“别离滋味浓于酒”。“浓于酒”三字取譬甚妙。一是说酒味浓,能使人醺然迷醉,而“别离滋味”给人的刺激之深又过于酒;还有一层意思,是这种“别离滋味”连酒也消除不了。“著人瘦”一个“著”字,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长期的精神负担,教人哪得不消瘦!它既揭示了现象,又隐含着致瘦的原因。这两句承古诗“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之意。由此逼出煞尾两句。银色的月光照见了她的伶俜瘦影,同时又现出东家墙头的重重烟柳,两者映衬对比,不觉感从中来,发出如怨如慕的叹息:“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墙东的柳树,到春天翠色依然,而自己的情怀则不似旧时了。拿有情的人和无情的柳相比,实乃以无理语言,写极端的痴情。这首词风调清丽,情致缠绵,在婉约词中也属上乘之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61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萧诚自务札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练习题及答案

    萧诚自务札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练习题及答案   萧诚自务札翰①,李邕②恒自言别③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④。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101
  • 烧车御史文言文翻译

    烧车御史文言文翻译   《烧车御史》讲述谢御史敢忤权贵,嫉恶如仇,秉公执法,与当时的阿谀逢迎、明哲保身之辈恰成鲜明对比,可见其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爱乡爱民的崇高风范。接下来小编搜集…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29
  • 病中哭金銮子――白居易诗词全集

    病中哭金銮子(小女子名) [唐] 白居易 岂料吾方病,翻悲汝不全。 卧惊从枕上,扶哭就灯前。 有女诚为累,无儿岂免怜。 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 慈泪随声迸,悲肠遇物牵。 故衣犹架…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03
  •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王羲之学书》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88
  •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29
  • 秋雨夜眠――白居易诗词全集

      秋雨夜眠   [唐]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译文】   秋天的夜…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