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翻译赏析

  《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鉴赏】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此诗为《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一首。 一二两句写山水雄阔隽秀之美。

  “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 “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本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歌的悦耳,但因了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读者自然能体会出歌声的优美。 四句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 全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

  第三句中,“上来”既可理解为“登到高处”亦可理解为“出来”,无论作何解读,歌声那情绪饱满、难以自禁的形象呼之欲出。而第四句中一个“动”字更是传神。“北人”即外乡人。春日雄奇秀丽美景,他无心欣赏,只顾匆匆赶路,忽然,当地人一曲高歌令其驻足而听,心为之怦然,神为之飞越。一个“动”字写出北人神情,又引起读者共鸣。 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山高草绿水澄明,春日美景烘托渲染当地人不吐不快的蓬勃之情,也烘托渲染异乡人心不在此的旁骛之意,一景两色一石二鸟。 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诗人第三句,由景及人,此一转;至第四句,以当地人的高歌反衬异乡人的乡情,此二转。同时,写乡情以大江大山和滋生无限的春草来烘托渲染,写出来的当然就不是儿女情长,小家碧玉,而是浩荡乡思,人所共识的那份故园情结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3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谒金门·五月雨

    朝代:明代 作者:陈子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560
  • 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生查子·重叶梅   宋代:辛弃疾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译文及注释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6
  •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阅读答案及翻译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8
  • 行香子·七夕

    行香子·七夕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古诗文 2016年6月14日
    1.4K
  • 《孙权劝学》文言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作者是北宋的政治家、 家。   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5
  • 田园乐七首·其七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5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