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的诗意及注释(王之涣写登鹳雀楼的背景)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登鹳雀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跟康爸学古诗》朗诵视频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古诗《登鹳雀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跟康爸学古诗》朗诵视频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古诗《登鹳雀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跟康爸学古诗》朗诵视频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古诗《登鹳雀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跟康爸学古诗》朗诵视频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3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名言(形容人有自知之明的诗)

    01 《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想要认识世界、了解他人,就必须先从认识自己开始。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知道自己该…

    2022年7月13日
    489
  • 生活给你一巴掌的句子,生活给你一巴掌的个性说说

    【一】 当生活给你一巴掌时,你应该去和它击个掌 【二】 有的时候你觉得生活很美好,他却喜欢背后偷偷给你一巴掌 【三】 生活总是会在你沾沾自喜时反手给你一巴掌,让你不要得意忘形,看清…

    美文 2023年2月10日
    45
  • 王安石的诗句赏析

    王安石的诗句赏析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 ,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

    美文 2022年12月10日
    34
  • 有关春节的优美句子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下面给大家分享春节的,一起来看看吧!   1、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中国结、虎年礼品琳琅满…

    美文 2022年10月22日
    64
  • 2022父亲节艺术文案

    感恩父母,不需要任何的豪言壮语,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爱汇聚起来,一定会形成回报父母的爱的海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父亲节艺术文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

    美文 2022年8月14日
    66
  • 赞美水的古诗有哪些(关于水的经典名言)

    1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2022年6月19日
    1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