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堤曲·妾家住横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注释】

  1、此诗是作者南游襄阳时所写的一首拟古乐府:大堤是实指,在襄阳府城外,东临汉水

  2、横塘:1、泛指水塘。唐温庭筠《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前蜀 牛峤《玉楼春》词:“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 陆游《秋思绝句》:“黄蛱蝶轻停曲槛,红蜻蜓小过横塘。”2、古堤名。三国吴大帝时于建业(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晋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唐崔颢《长干曲》之一:“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3、红纱:红纱衣

  4、青云:喻黑发,髻如青云

  5、明月:珰(音dāng当)如明月。珰:穿耳施珠为璫,即今之耳环

  6、北人:意欲北归之人

  7、鲤鱼尾、猩猩唇:皆美味,喻指幸福欢乐的生活。《吕氏春秋》“肉之美者,猩猩之唇。”

  8、襄阳道:北归水道必经之路

  9、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

  10、菖蒲: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入药。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末两句用花树喻人易老,说明应珍惜欢聚的时日

  【翻译】

  我的家住在横塘大堤,我红衫上香气如桂,高高的发髻如青云,耳上的首饰像月亮。莲风吹来,江畔如春。我站在大堤上,挽留北归的情人。郎君吃着鲤鱼尾,奴家吃着猩猩唇。我请求郎君不要离开襄阳,我已见惯了离去的船多,归来的船少。今天还是菖蒲花开的夏天,转眼间就是深秋枫叶红遍

  【鉴赏】

  这首《大堤曲》乃唐朝诗人李贺(790-816年)于元和九年(814)南游吴楚经襄阳,拟乐府旧题而作。元和年间新题、旧题乐府平易浅俗,风靡诗坛,长吉的诗也不例外,据《旧唐书·李贺传》记载,“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但后代大多数读者初读李贺“固喜其才,亦厌其涩。”(刘辰翁《须溪集》)贺诗“忽起忽结,忽转忽断,复出傍生,爽肌戛魄之境,酸心刺骨之字,如明珠错落。”(钱钟书《谈艺录》)美丽却让人难以承受。本文则借助语义学及新批评派所提倡的文本细读法来读解这首集中体现诗人风格的作品。

  这首诗拟古乐府而作,诗写女主人公深情地告诉情人不要远行,歌颂甜蜜的爱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堤女儿的绰约风姿与妩媚情态,并巧妙地将作者自己对青春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叹,以少女挽留情人的口吻道出,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末尾两句中“今日”与“明朝”对举,“菖蒲花”与“枫树老”比照,即表明红颜易老,岁月难留,青春难再,当珍惜而欢度幸福的光阴。全诗情趣浓艳,音调铿锵,形象鲜明,是李贺所写恋情诗的名篇,体现了李贺诗的品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5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京兆尹王公传》文言文

    《京兆尹王公传》文言文   京兆尹王公震,字威远。曾祖景贤,初自燕南徙任县,遂占籍于邢,今为邢台人。祖罍,宣德间,以乡进士为平度州同知,抗中使,谪戍滦州数岁,病思归。子整上疏代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古诗文及文言文题型分析

    古诗文及文言文题型分析   上篇 古诗词欣赏   第一部分:命题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诗词,但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24
  • 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燕昭王招贤

    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3
  • 蔡邕救琴的文言文

    蔡邕救琴的文言文   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有个大臣名叫蔡邕。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孤雁 其一 崔涂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 孤…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16
  • 以叶隐形文言文翻译及寓言

    《以叶隐形》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以下是以叶隐形文言文翻译和注释,以叶隐形文言文寓言,欢迎阅读。 文言文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①,得“螳螂伺②蝉自鄣叶,可以隐形&rd…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