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原文及赏析

  《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古诗全文如下: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前言】

  《江楼月》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翻译】

  嘉陵江曲曲江迟,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鉴赏】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读者读了前四句,会联想到江楼、圆月的景象和诗人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在诗人眼前,涌上诗人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诗人不知道两地是否都是这样的“明月”之夜,这样的诗句将离情别绪说得十分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诗人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写诗人处于“新境”,叙述他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6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阅读答案及赏析

    栖禅暮归书所见 唐庚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注 ①栖禅:惠州山名。 ⑴栖禅:栖禅山,在惠州(今属广东)。 ⑵雨在:大雨已过,阴云未尽,似在酝酿着另一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7
  • 《墨子怒耕柱子》阅读与翻译

    墨子怒耕柱子 原文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太原王传》选文言文阅读答案分析

    《太原王传》选文言文阅读答案分析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4
  • 点绛唇闲倚胡床翻译赏析

      《点绛唇·闲倚胡床》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8
  • 2016中考文言文《隆中对》阅读答案及翻译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28
  • 题元十八溪居――白居易诗词全集

      题元十八溪居   [唐]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