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寒的古诗

  在腊月里,天气已经到了滴水成冰的境地,只有在南方还保留着一丝丝的暖意。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坚持日夜不缀的研读诗书,手都冻僵了也不曾的停歇,这就是古人对于大寒节气,对于诗书的态度。下面是关于描写大寒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大寒节气的由来

  大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实际上,大寒仅与小寒相对,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的地区大寒温度并不比小寒温度低,大寒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气候变化的一种趋势。“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常年大寒节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

  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

  大寒节气,全国各地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作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则仍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见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除此以外,各地人们还以大寒气候的变化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情况,便于及早安排农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广西)、“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江西)、“大寒不寒,人马不安”(福建)、“大寒白雪定丰年”(贵州)、“大寒无风伏干旱”(河北)等。

  描写大寒的古诗

  《大寒出江陵西门》

  陆游

  平明赢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孤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村居苦寒》

  【唐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间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篙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施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珑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赏析: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他们是多么痛苦啊!后一部分写自己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做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

  大寒

  作者:陆游·南宋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苦寒吟》

  【唐代】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诗人用冷的色调,着意描写了一个阴冷死寂的境界和在这个境界中一个穷愁苦吟的形象,在阴冷死寂的意境中浮动着凄凉的情思。

  《大寒吟》

  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前些日子的雪还未消融,新雪又封闭了门户,屋檐垂挂的冰柱高高在上,这个季节阳光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加上冷风呼号,人与人相见却不敢言—怎一个“寒”字了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8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   【考查要点】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知识疏理】   1.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东风第一枝(探梅)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迅影凋年,嫩晴贳暖,意行问讯春色。不知春在谁家,闯香幔拢玉勒。一枝竹外,似欲诉、经年相忆。奈情多、难剪愁来,寂寞水寒烟碧。吟正好、悲笳…

    古诗文 2020年5月26日
    562
  •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选右佥都御史代之。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其围。忧归,再起,仍故职。 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0
  • 《清史稿・孙嘉淦传》原文翻译及习题答案

    【原文】 孙嘉淦,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嘉淦故家贫,耕且读。康熙五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世宗初即位,命诸臣皆得上封事。嘉淦上疏陈三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上召诸大臣示…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53
  • 谒金门·五月雨

    朝代:明代 作者:陈子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561
  • 臧哀伯谏纳郜鼎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臧哀伯谏纳郜鼎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 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