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的原文及译文

  出自: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9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雪后书北台壁·黄昏犹作雨纤纤》翻译赏析

      《雪后书北台壁·黄昏犹作雨纤纤》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3
  • 文言文的由来

    文言文的由来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朝代:清代 作者:朱孝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554
  • 题西溪无相院翻译赏析

      《题西溪无相院》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先。其全文如下: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双调·折桂令·读史有感》原文赏析

      【原文】   双调·折桂令·读史有感(剑空弹月下高歌)   张可久   剑空弹月下高歌,说到知音,自古无多。   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   故纸上前贤坎坷;醉乡中壮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9
  • “贾铉,字鼎臣,博州博平人”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贾铉,字鼎臣,博州博平人。性纯厚,好学问。中大定十三年进士,调滕州军事判官、补尚书省令史。章宗为右丞相,深器重之,除陕西东路转运副使。上疏论边戍利害,上嘉纳之,迁左谏议大夫兼工部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