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不以爱憎匿善》原文阅读及译文

  郗超①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③,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④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⑤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⑥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客必能立勋。”元功⑦既举⑧,时人咸叹超之先觉⑨,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郗超:人名。下文的“谢玄”“苻坚”,均为人名。②问晋鼎:指篡夺晋室政权。③梁、岐:地名。下文的“淮阴”,也为地名。④间:私自,偷着。⑤桓宣武: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⑥履屐:这里指小事。⑦元功:大功。⑧举:成功,成就。⑨先觉:有预见。

  【试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郗超与谢玄不善善:

  (2)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译文:

  3.郗超为什么赞同谢玄北讨?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郗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好,友好(2)感叹,赞叹

  2.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造成的言论。

  3.吾尝昔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4.郗超有远见,胸怀宽广,不因为个人的爱憎埋没别人的长处。

  【参考译文】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

  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评价:

  郗超虽然和谢玄不和,但在困难当头之际,面对朝廷的用人计划,他没有随声附和“异同之论”,更没有推波助澜,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对谢玄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促成其率师北伐之事。这充分地表现出郗超的爱国情怀及宽容大度的性格特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5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长干曲四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长干曲四首其二》作者为唐朝诗人崔颢。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前言】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7
  •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与友人论为文书 柳宗元 古今号文章为难,足下知其所以难乎?非谓比兴之不足,恢拓之不远,钻砺之不工,颇颣(lèi缺点,毛病)之不除也。得之为难,知之愈难耳。 苟或得其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风吹遍树紫,日照满池丹。”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风吹遍树紫,日照满池丹。”这两句是说,春风吹拂,紫花遍树;红日高照,满地百花争妍。以花喻人,状美女如万紫千红的春花般美艳。 出自张文成《咏花》 余乃咏花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0
  • 中学生多读文言文大有裨益

    中学生多读文言文大有裨益   1、学习古文语言,增强运用能力。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语言讲究推敲,注重精练,色彩鲜明,譬喻形象。像“文采若云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7
  • 出山吟――白居易诗词全集

    出山吟 [唐] 白居易 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7
  •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