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卷八尊贤》阅读及译文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雠:同“仇”,仇恨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3分)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3分)

  (3)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4分)

  

  10.C(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

  11.A(④要有人才首先要有善于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的国君⑥表现子路的疑惑,引起孔子所说重要人才要表现在具体行动中的论述。)

  12.B(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

  13.(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定语后置,1分;下,1分;句意1分)

  (2)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被动句,1分;走,1分;句意1分)

  (3)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之所以,1分;有异乎,1分;却走,1分;句意1分)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那些历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6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蟋蟀原文翻译

      《诗经: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6
  • 宅吉安家洞游记-文言文形体游记

    宅吉安家洞游记-文言文形体游记   宅吉安家洞游记   陈建军   余以支教之故达于开阳之宅吉中学已岁许。初,余每见晨曦而感时光之匆匆,顾暮日以叹黄昏何绮丽,闻琅琅书声而思昔日之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5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的意思: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朱熹《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8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之子贡曰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之子贡曰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孟子《学弈》原文及译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选…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9
  • 方子振学弈

      【文言文】   人多言:“方子振小时嗜弈,尝于月下见一老人,谓方曰:‘孺子喜弈乎?诚喜,明当俟我唐昌观中。'明日方往,则老人已在。老人怒曰:&l…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