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论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 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

  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实也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

  【译文】

  世界及其所产生的一切现象,都是来源于物质。

  以概念来称谓事物而不超过事物的实际范围,只是概念的外延。以事物 的本质属性来规定概念所表示的事物,使该事物充足具备而不欠缺其本质属性,这时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不充足就是错误的概念;概念具备充 足的内涵就是正确的概念。

  以正确的概念来校正不正确的概念,又以不正确的概念的失误之处,反 过来探究正确的概念之所以正确的所在。要使概念正确,就必须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而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依靠正确的概念。

  【原文】

  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 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其以当不当也。不当而当,乱也。

  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 此。其以当而当也。以当而当,正也。

  【译文】

  正确的概念必须是彼或此的概念相应于彼或此的事物。以彼名称呼彼物 而无彼物与之相应,则彼名不适用于彼物;以此名称呼此物而无此物以之相应,则此名不适用于此物。这是阴维充当事物的概念不正确,以不正确 的概念来称呼事物,会引起逻辑混乱。

  所以,彼名称呼彼物并且符合于彼物,就是于彼物相应,则称为适用于 彼物的概念;以此名称呼此物并且符合于此物,就是与此物相应,则称为适用于此物的概念。这时因为充当事物的概念符合于事物,以与事物相符 合的概念来称呼事物,便称为正确的概念。

  【原文】

  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

  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 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

  【译文】

  所以,以彼名称呼彼物并且仅当称呼彼物,以此名称呼此物并且仅当称 呼此物,这时正确的,即遵守了同一律。彼此不同的事物只能名称其彼此而不可称彼亦且是此;此彼不同的事物只能各称其此彼而不可称此亦卿是 彼,这时违反排中律的。

  概念是事物的称号。知道此物而非此物,知道此物已经变化而不是此物 了,就是不可以此名来称呼此物;知道彼物而非彼物,知道彼物已经变化而不是彼物了,就不可以彼名来称呼必物。这就是要遵守不矛盾率。

  【原文】

  至矣哉,古之明王。审其名实,慎其所谓。至矣哉,古之明王。

  【译文】

  古代英明的帝王无不关切名实治国的头等大事!必须详尽考察名实关系, 慎重而准确地给事物命名。古代英明的帝王无不关切名实治国的头等大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5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毛大福

      《毛大福》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文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1]。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2].方怪异间,狼前欢跃…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8
  •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及译文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及译文   作者先写“天上星河转”,天气依旧,是下文抒情的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歌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0
  • 歌颂母亲的诗句

    歌颂母亲的诗句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26
  • 【中吕】红绣鞋(又不是天魔鬼祟)

             无名氏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5
  • 《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翻译赏析

      《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如下: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7
  • 元岳柱字原文题目答案译文

      [甲]元岳柱字○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2,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3也?”何大惊异。观此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