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侄书堂》原文及译文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释

  (1)何事:为什么。居穷道不穷:处在不顺利的时候,但仍然注重道德修养。 (2)乱时: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 (3)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4)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5)书案:书桌。案:几案。 (6)砚:砚台,用来磨墨的一种文具。 (7)终身事:这里表示少年时辛苦是为了终身的大事。 (8)惰,懈怠。寸功,形容极小的功夫。

  翻译:

  处境穷困但知识没变, 战乱时与往常一样努力学习。 故乡虽战火纷飞, 弟侄还在学习知识。 窗外的竹影在书本上摇摆, 野外泉水声进入砚池中。 年少的辛苦是有益终身事, 不要对光阴放松努力

  意思: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寸功在怠惰中失去,终身事业也就寸寸丧失。“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

  前句是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悔之已晚。后句是危言警示,有的年轻人认为光阴无限,可以不断索取,寸寸浪掷。因之大喝一声: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寸功在怠惰中失去,终身事业也就寸寸丧失。“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

  此诗是一首七律。这两句是告诫弟侄——少年时期辛苦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不要浪费了大好光阴。诗句是对后人的劝勉,情味恳直,旨意深切。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这两句情味恳直,旨意深切。前句是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悔之已晚。后句是危言警示,有的年轻人认为光阴无限,可以不断索取,寸寸浪掷。因之大喝一声: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寸功在怠惰中失去,终身事业也就寸寸丧失。“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年心地清明,容易接受知识;少年又心性未定,容易分心旁骛,视学习为畏途;而学习的道路决不因畏惧而平坦。因此杜荀鹤在表扬之余,特地拈出“辛苦”二字相激励:“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读书求学,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恒心和毅力、坚持和忍耐,但这一时的辛苦换来的将是终身的快乐和成功的基石。这是对子弟的勉励,也是对天下少年的劝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5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及译文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1
  • 初中学文言文经验

    初中学文言文经验   文言文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但这么一个难题,在中考、高考的时候都会遇到,而且考的全是课外文言文,过来人分享初中文言文到底怎么学;   学生在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9
  • 蒲松齡《地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地震 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9
  •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全词翻译赏析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译文]  护城河里流淌着半池春水,城中到处开着春花,而千家万户的房屋在轻烟细雨中却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楚。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5
  • 高考文言文《师说》原文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师说》原文及翻译   在高考语文中文言文占的分数也是举足轻重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文言文《师说》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4
  • 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之科举考试

    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之科举考试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