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1)夫江上之处女(处女:少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2)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适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⑴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4、对于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爱:爱惜、吝惜

  B、酒醒而诮其子 诮:责备、责骂

  C、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明:照射

  D、昔也往责于东邑人 责:责骂、斥责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 旦/ 之 市 而 醉 /其 真 子 恐 /其 父 之 不 能 反 也/ 遂 适 迎 之 /丈 人 望 见 其 子/ 拔 剑 而 刺 之

  B、明 旦/ 之 市 而 醉/ 其 真 子 恐 /其 父 之 不 能 反 也/ 遂 适/ 迎 之 丈 人/ 望 见 其 子拔 剑/ 而 刺 之

  C、明 旦 之 市 而 醉/ 其 真 子 恐 其 父 之 不 能 反 也/ 遂 适 迎 之/ 丈 人 望 见 其 子/ 拔剑 而 刺 之

  D、明 旦 之 市 而 醉/ 其 真 子 恐 /其 父 之 不 能 反 也/ 遂 适 迎 之/ 丈 人 望 见 其 子 拔剑 /而 刺 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的贫者少女聪明沉着。贫者少女在被赶走前,有理有据打动了其他少女,最后留了下来。

  B、第二段中的奇鬼喜欢搞恶作剧。他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孙子的样子,他装扮成丈人儿子的样子去欺骗丈人。

  C、第二段中丈人糊涂不理智。他在不分清真假的情况下将亲生儿子杀了,造成了悲剧。

  D、第二段中丈人杀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别事物的真伪,必须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细加审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各5分)

  (1)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

  (2)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参考答案

  4、D(责通债,讨债之意)

  5、C

  6、B(昆弟是兄弟之意)

  7、(1)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

  (2)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

  (译文一)在江上的众多女子中,有一个家贫无烛的女子。女子们在一起商量,要把家贫无烛的赶走。家贫无烛的女子准备离去了,她对女子们说:‘我因为没有烛,所以常常先到,一到便打扫屋子,铺席子。你们何必爱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如果赐一点余光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女子们商量以后,认为她说的对,就把她留下来了。

  (译文二)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 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第二天早晨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他。老人的头脑迷惑就在于有像他儿子的鬼,却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那些被冒牌的贤士搞糊涂的人,见了真的贤士,反而不能辨认,他们的见识其实是和黎丘老人一样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陆游――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7
  • 凉州词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翰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48
  • 文言文阅读之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文言文阅读之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①“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阅读答案

    减字木兰花 吕本中  宋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⑴请简析词上片最后一句中两个&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8
  • 文言文阅读:善于借助

    文言文阅读:善于借助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高考易丢分的一项。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扫读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要知道写的是谁,大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8
  •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