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侍御》全诗翻译赏析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的诗意: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是痛惜自己如孤雁南飞离家越来越远、羡慕双溪能流向家的方向。

  出自李白《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一雁飞南海:喻崔成甫之返湘阴。

  双溪:在宣城东土山下。嘉靖《宁国府志》:”城东八里曰土山……由土山北流者为双溪。“此句有思念朝廷之意。

  参考译文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

  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赏析

  《寄崔侍御》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秋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中诗人将感喟身世与抒写友情交织,前半部分写诗人离别故乡而独行,后半部分写与崔侍御相见及相离,并抒发相思之情。

  这首诗前二句点明地点、时间、事件和心境,以形象的画面,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秋夜是凄寒的,而降霜的秋夜尤为凄寒;离别是令人伤感的,而在离别之前的夜晚,目睹满地白霜,耳聆哀猿啼叫,则尤为伤感。诗人将离开故地称为“去国’’,见出诗人对宣城依恋之深;把将要开始的漫游比作“不系舟’’,显见诗人在此地只是短暂的停留;停留短而依恋深,烘托内心的矛盾、痛苦。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因是孤雁“南”飞,故有“独怜”之叹;又由南飞之雁的孤独,转生“却羡”双溪“北”流之感。这里,诗人通过一“南”一“北”,一“怜”一“羡”,曲折地表达了不愿南行,却只得南行;渴望北归,又无法北归的复杂情感。

  五、六两句宕开一笔,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同时,以“过客”回应篇首“不系舟”,表明诗人确是行色匆匆,竟连最爱登临的谢脁楼也难以光顾了。最后两句正面揭示题旨,用落叶为喻,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了,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

  这首诗格调略显低沉,和诗人的特定遭遇和心情有关。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情思哀婉,而又含有清新、劲直之气,极耐人咀嚼品味。中间两联对仗严整,而又富有自然流走之势。结语处以形象化的比喻,境界清空、淡远,有不尽之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方干过申州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申州作》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此诗开头两句描述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中间四句分别从村居、郊野来写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最后两句以寥廓的画面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7
  • “白居易为左赞善大夫,盗杀武元衡”阅读答案

    白居易为左赞善大夫,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因是贬江州司马。此《唐书》本传语也。案是时宰相张弘靖、韦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8
  • 咏白海棠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14
  • 《哀溺文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261
  • “柴门半掩潮光里,野径斜分草色中。”的意思鉴赏

    “柴门半掩潮光里,野径斜分草色中。”这两句逸句是说,江上潮起,水阔浪静,灿烂的阳光,映照着半掩的柴门;斜穿田野的路径,掩没在青草之中。显出居处的幽僻、静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黔之驴文言文概括翻译

    黔之驴文言文概括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黔之驴文言文概括翻译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