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的翻译赏析

  宋·张俞《蚕妇》古诗欣赏

  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注释

  蚕妇——养蚕的农家妇女。

  市——这里指集市、市场。

  遍——全。

  罗绮——绫罗、丝绸、锦缎。

  诗意:

  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译文1:

  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译文2: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赏析:

  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完全诉诸形象——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泪满巾”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既深,构思也巧,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这首诗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作者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壬辰寒食翻译及赏析

      《壬辰寒食》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0
  • 论桓范陈宫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论桓范陈宫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论桓范陈宫   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0
  • 表达思念的诗词名句

     1.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3.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4
  • 《景清借书》原文及译文

      原文: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⑥。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78
  • 《精卫填海》文言文

    《精卫填海》文言文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下面是《精卫填海》文言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精卫填海》文言文   又…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3
  •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从周少豁达,有智略。初入黄巢军,太祖大破巢军于王满渡,从周与霍存 、张归霸昆弟相率来降。七月,从太祖屯兵于西华,破蔡贼王夏寨。太祖临阵马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