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赏析

  这是一篇赠序。

  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制诰,洪武十年(1377)致仕。第二年,宋濂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明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马君则,以同乡后辈的身分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

  就文章的内容而言,作者主要以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作者简洁生动地叙述早年的经历:幼时酷爱学习,但因家境贫寒,无书可读,只得向人借阅。借到书,即使在严冬季节,也要自己动手抄录;为了取信于藏书之家,到期一定归还,可见得书之难。年长以后,仰慕圣贤的道统,渴望名师指点,且又并非容易的事;为了求师,不顾穷冬烈风,负箧曳屣,奔走于深山巨谷之中,以致足肤皲裂。生活上,自己也甘于贫苦,自得其乐。这些典型事例全面地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地克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笔墨酣畅,说理透彻,为下文的对比蓄满了气势。接着,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太学生的优越条件: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有教授相伴,有丰富藏书。这样,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结论只有一个: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主观上是否努力,确凿的事实,强烈的对比,得出了无可置疑的结论,完成了所要揭示的主旨。此后,又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和宗旨。

  就文章的写法而言,除全篇主体结构进行对比之外,在具体记叙的过程中,又处处予以对比。在记叙自己勤苦求学生活时,以主观上的勤奋与客观上的艰苦作对比。譬如,写读书需手自笔录时: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写求师时,师严而礼恭:或遇叱咄,色愈恭,礼愈至;写求学时,不辞劳苦,困难愈大愈见其志坚;写生活方面,以同舍生若神人的打扮与自己的緼袍敝衣作对比;在记叙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时,又以客观条件的优越与主观上的努力与否作对比作者以鲜明的对照,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和说服力量。而在对比中,又可看出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毫无单调呆板之感。加之,措辞委婉,如话家常,表达出一种恳挚的感情,自然会亲切动人,催人奋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7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译文]  醉醺醺地去插花,花儿请别笑我!可怜(也可作可爱)的春天,也像人一般的即将老去了。   [出自]&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9
  •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举例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举例   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1
  • 孙权劝学文言文注解

    孙权劝学文言文注解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6
  • 初二文言文中的成语第五册

    初二文言文中的成语第五册   初二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汇总(第五册)。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欧阳修《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 失调名(四十九岁自寿)

    朝代:宋代 作者:孙惟信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寿花戴了。山童问、华庚多少。待瞒来、又怕旁人笑。况戒腊、淳熙可考。大衍之用恰恰好。学易后、尚一年小。谢屐唐衣眉山帽。薰风送下蓬岛。生…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544
  •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5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