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不一样。
文言文是较为正规的书面语,是古文的一部分。古代诗歌,散文,口语都属于古文范畴,文言文相当于现在的书面语。古文包括很多种类,有散文,诗歌,词,也有文言文,还有古人说的口语也是一种。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现在我们常说的古文就大方向的指文言文一说了,如在学校里我们会学到的初一上学的《童趣》、《论语十则》、《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初一下学的《伤仲永》、《木兰诗》、《口技》、《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初二上学的《桃花源记》、《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初二下学的《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初三上学的《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初三下学的《公输》、《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些就是初中时期会学到的文言文,不过版本不同,所学的文言文会有差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