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个一直拿着死工资的人

所谓的死工资,其实是个相对的数值而不是绝对的,更多的时候指的是咱们一成不变的内心,和被社会职场打磨的毫无棱角的随波逐流。
1
今天下班回家,和往常无数个不加班的周五一样,差不多的时间,重复着差不多的故事。七点左右到家,收拾完房间媳妇正好到家,一起去附近的超市买些晚上和周末吃的菜。
做饭的时候收到一条短信是公司发工资的提示,跟媳妇说了一下,她催着回头赶紧把信用卡、房租和房贷都交了……吃完饭坐在客厅沙发上随意的刷着手机,正好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的一篇文章《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看完惊出一身冷汗,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我就是那个一直拿着死工资的人
从刚入职时的职场小白到现在的老油条,从一个青涩小伙子到现在的中年老司机大叔,尽管工资随着工龄的增长也在相应的增加,但仍然逃脱不了死工资的范畴。而我,就在年复一年中,成为了那个一直拿着死工资的人。更悲哀的是,如果没什么变化的话这件事可能还会继续下去!一想到这个结果,几乎都不敢正视媳妇的眼睛。
2
所谓的死工资,其实是个相对的数值而不是绝对的。年薪五万和年薪五十万对不同的人来说都可以说是死工资。
前段时间出差经过母校,几个留在当地发展的同学相约一起吃饭。
有个当年特别好的哥们毕业后去了银行,跌跌撞撞这些年,也算是做到了行长,年薪税后30万左右,买了两套房,看似日子滋润但也是谨慎细微的过。他说他也很焦虑。身边一些朋友当初从银行出来,自己弄了公司,前些年邀请他一起入伙,但是他觉得好不容易有一些算是稳定的收入,也就没有加入。
现在看他们有的赚了不少钱,开始有点动摇,对于眼下的薪资越发的觉得鸡肋,但此时家庭的压力和负担让他又更难抉择。这个哥们还是在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相对来说房价和其他生活教育成本并不像北上广那么夸张,在北京这种地方就完全不一样。
工资的增长是正常稳定的线性增长,而房价等生活成本的增长则是一个几何指数增长。
靠工资收入的话似乎永远买不起房,更别提什么财务自由了。所以,很多所谓的购房抑郁或者购房压力,都来自于这种回报率的严重失衡,因为收入好像是涨了,但是对比与房价物价,可以说生活品质不仅没上升,甚至还在下降。
3
拿死工资其实并不丢人,关键是有的人连死工资都没办法稳稳拿到,却总是焦虑的想着其他被动收入。
近年来,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跳出原本的圈子或者是体制,出来创业,结果有悲有喜,每天都在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上演。而留下来的,看着他们开始浮躁和焦虑,一方面下不了决心转身离开,一方面又开始考虑怎么增加第二份收入,也弄个副业做做。
有些做教育培训、设计、程序猿之类的还可以在工作之余接一些私单做,做的事情和本职工作也没多大区别,也只能是赚些外快,这顶多算是兼职收入,谈不上副业。还有些人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活出了一个全新的斜杠人生。这些人甚至已经舍弃了本职工作,全力发展第二职业,其实也算是自由职业,却已实现财务自由!
其实更多的一类人,是这样的:

他们本职工作并不会特别轻松,时间和精力也不会特别富余,同时也没有超出常人的特长,无法通过兴趣特长另辟蹊径,走出一条风口上的道路,从而获得不菲的收入。

而这些人,才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写照。
但是他们不甘心就这样拿着朝不保夕的死工资,有的在上班的时候偷偷干自己的事情,他们以为自己赚到了,实际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职业发展带来更高收入的可能性。另外还有的,也只能是不甘心而已。
他们看到类似《致:工作几年还拿着死工资的你》《你贫穷的根源,恰恰是稳定的死工资》的文章,焦虑不安,于是乎又买了一堆书、报了一些课程,似乎就能心安了。
接着该玩游戏玩游戏,该刷剧刷朋友圈微博一点都不落下……就这样陷入一个死循环,在焦虑和放纵里蹉跎了青春和韶华,囿于自己那一某三分地。
4
死工资就如同煮青蛙的温水,当你习惯了这种温柔的模式的时候,你就真正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可能性。
既然死工资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现状,那如何才能跳出死工资,不让它成为累赘和包袱呢?正好前段时间和一位早些年离开公司出去创业的老大哥聊天,他给了三点小建议:
01正视你的死工资
所谓正视你的死工资,其实就是正视你当下的本职工作。
你是否将这份工作做到了极致,或者说是通过这份工作你的能力是否已经远远超过公司给你发的工资?
如果都没有,甚至你的工作能力、给公司创造的价值还不及公司给你发的工资,那你领的就不是“死工资”而是“高工资”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首要做的是让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工资,甚至高于它;至少这样你才有资格正视和指责你的死工资。
02居安思危,不畏改变
如果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那么你就会被时代所取代,因为你领的虽然是稳定的工资,但是一旦行业出现颠覆性的打击的话,那么你就是被工资陷阱困死的野兽而已。
我所处的银行圈子,近几年自助设备、各种智能终端逐渐替代网点里的柜员,对银行柜员来说,被替代是不久的宿命。但我认识一个银行柜员,工作之余做自媒体,专门写柜员网点的那些事儿。现在他的公号有几十万的粉丝,以银行人第一自媒体自居,我想如果他的本职工作被替代的话,应该也能过的很好。
居安思危,就如同《谁动了我的奶酪》里写的: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唯有时刻保持一定的危机感,跳出温水区,即便是只青蛙,那也得有吃天鹅肉的野心。目标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03选择新兴行业
时代在变,风口也在变。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互联网+的模式和共享经济模式几乎颠覆了原有的社会习惯,那些提前进入新兴行业的人,往往不经意就改变了自己的阶层,人生从此开挂。
共享经济如此,电商自媒体、知识付费等也都是如此。这些新兴的事物,你不知道它的生命周期有多长,只有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抓住进入的机会,就有可能彻底改变命运,即便不能成为这场时代盛宴的发起者,至少也是参与者。
可能暂时不一定能实现财务自由,但要告别死工资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当然,前提是你得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要说都辞职出去创业根本不现实。
如果真都那样的话,这个社会就乱了。
目前的死工资并不能代表什么,一辈子的死工资才是你贫穷的根源。其实,贫穷并不可耻,但也不光荣。
谁都想实现财务自由,但如果仅仅是想就能实现,那这个社会就没有阶级和贫富之分。有人会把死工资和铁饭碗划等号,实则不然。
真正的铁饭碗是你到哪里都有人需要你,除此之外还有金饭碗。而金饭碗则是:不是随便什么都能请到你。
我们在给自己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应该更多的想一想,如何让自己不容易被取代,变得稀缺,变得更有话语权?从而由真正的铁饭碗提升至金饭碗。要知道,手上的这份死工资是绝对不会拖垮你的,顶多就是麻痹你的温水而已,甚至有时候还会是你最坚实的成长后盾。真正拖垮你的是向生活妥协的懒和怂,是你那颗已经麻木和随波逐流的心。
我相信这个时代给那些有才华的人更多实现价值的机会,但不是每一段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生活都是价值的沉寂。
只要渴望变得更好,终有机会!
来源:张二白很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5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标准流程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标准流程 本文主要介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标准流程。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职业生涯规划是今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内一个比较有…

    生涯认知 2010年7月4日
    1.8K
  • 职业规划三要素

    本人总结的职业规划三要素为:爱好、性格和特长。 第一,爱好。 我认为爱好应该是放在一个营销人职业生涯规划考虑的首位。因为只有你喜欢营销这个职业,你才可能去主动投入,而也只有你主动投…

    生涯认知 2015年8月17日
    2.6K
  • 生涯设计的意义

    薛永武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国家发展和任何一个单位的发展,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个人的人才开发,则需要生涯设计,通过生涯设计,为人才开发…

    生涯认知 2020年11月28日
    1.1K
  • 名企老总谈大学生就业与职业规划

    看重胆大通才和关心天下事者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第一条,我认为要胆大,胆量胜过见识;第二条,我认为通才胜过专才;第三条,我认为天下事、窗外事比圣贤书更重要。考察一个…

    生涯认知 2008年5月12日
    1.7K
  • 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它

    所谓职业规划,即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来确立个人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职业规划为部分在校大学生明确了…

    生涯认知 2008年2月28日
    1.5K
  • 网上发邮件投简历7问(求职FAQ系列)

    一问:我想在网络上申请一份工作,请问我能用附件(Attachment)发送简历吗?我想让我的简历看起来效果更好,能使用特殊字体和列表符进行排版吗?答:我很理解你的想法。以附件形式发…

    生涯认知 2008年2月21日
    1.7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