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菜是东北地区的本土菜系,以汉人移民的烹饪技法为本,结合了东北地区的丰富物产,同时还借鉴和吸收了满蒙朝,以及外国的一些饮食元素,自成一系,东北菜的特色,一菜多味,咸甜分明、用料广泛、火候足、滋味浓郁、色香味浓、酥烂香脆。常见的烹饪方法有:炒、扒、蒸、炖、炸、红烧。东北菜的省份大致上有:辽宁、吉宁、黑龙江、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格勒盟等地区。虽然东北菜在八大菜系里排不上号,但丝毫不影响东北菜馆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非常有群众基础,地域概念。
一、东北菜形成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
中国的东北地区,处在北纬42度至53度之间,是最冷的地区,这也是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的基本特征,东北地区江河湖沼等地面水资源丰富,加上最优越的森林和草原,让这片土地成为最为理想的狩猎、畜牧、渔捞、种植业天然综合性的经济区。
食物原料、自然资源,对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转眼时光来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大量的欧洲人、苏联人、俄国人、法国人、希腊人等外籍人士来到东北地区,让东北地区的饮食受到了外籍人士饮食文化的影响,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1、各种豆类及豆制品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占比较大,比如:大豆、绿豆、豌豆、蚕豆、缸豆等20多个品种,既可以烧饭煮粥,同时大豆还可以制作酱油、酱、豆腐、豆芽、豆浆等各种成品。
2、丰富的冬贮,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由于东北地区吃地产蔬菜的时间只有6个月,为了解决漫长的冬季对蔬菜的需求,会在夏季制作较多的干制菜,同时入秋的时候还会窖藏白菜、土豆、萝卜等越冬蔬菜,同时还要制作大量渍酸菜。
3、冷冻可以让肉类、蔬菜长久保鲜,同时还可以冻豆腐、冻奶、冻包子、馒头、饺子、年糕。
4、主食以玉米、高粱、谷子、麦、稻、稷为主,只不过属于“细粮”的麦、稻比重明显上升。
二、、八大菜系里为什么没有东北菜
东北菜属于地方菜,同八大菜系进行比较后,我来说说我自己的一些观点,东北菜可能不足的地方是这么几点:
1、东北的炖菜太多,相对来说对食材的处理非常简单,除了炖之外,还有酱、烤等烹饪方式,当然也有炒、扒、蒸、红烧等烹饪方式,只不过酱、烤、炖在东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比重占比大,所以导致东北菜烹饪技法相对八大菜系来说,过于简单了一些。
2、东北菜除了名字叫得过于简单外,菜品的颜值也是差了一些,中国人讲究色香味美,而东北菜经过长时间的炖煮之后,菜品的色泽是差强人意的。
3、东北菜的主要功能还停留在家常菜、下饭菜的程度,精致上还是少了几分,菜肴讲究的容器、摆盘、造型等方面,在东北菜这里几乎都是没有的,除了量大之外,显得不够精致。
反观八大菜系,对容器的讲究可谓一般,比如盛菜的盘子,不同的菜肴会使用不同形状的盘子,比如红烧鱼,盛菜的盘子也是鱼的形状,端上桌的时候更加赏心悦目一些,而东北菜在这方面就显得不够。
三、八大菜系的特征
中国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过程中因为地域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菜系和流派,比如:
1、鲁菜讲究原料质地精良,精于制汤,擅长烹饪海鲜。
2、川菜以麻辣为主、菜式多样,善于麻辣调味,特点鲜明。
3、粤菜,味鲜香、选料精细,擅长小炒,火候和油温的把握能够做到恰到好处。
4、江苏菜,注重配色,四季有别,重视调汤,淮扬菜刀工选料见长。
5、闽菜、红糟调味、善于制汤、善于使用糖醋。
6、浙江菜以清淡为主,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
7、湘菜以香辣为主,品种繁多讲究实惠
8、徽菜以鲜辣为主。
它们不仅特征鲜明,菜肴讲究色香味美和精致、还有千年百年的文化底蕴、故事和积淀。东北菜一是时间积累太短、二是文化内涵还不够深厚。
虽然东北菜不属八大菜系,但是东北菜分量多,价格实惠,加上东北菜的味道和菜肴里食材的丰富搭配,味觉上会带来很多层次,焖大鹅、酱大骨等,酱香气息也让食客感受到了更多惊喜,虽然菜肴的容器、摆盘、造型等方面,显得不够精致,但并不影响大家对东北菜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