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有“心火”和“肝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表示,上火有很多分类,不同的火处理办法也不同。
上火了该如何去火
1、胃火
症状:表现为口腔溃疡、渴喜冷饮、口臭、牙龈肿痛、上腹不适、大便干硬、脸部三角区长痤疮、舌红、苔黄、脉滑数。
建议:喝绿豆粥,或用山栀子、知母、石斛煲瘦肉水喝
2、心火
症状:表现为心烦易怒失眠,口舌赤烂疼痛,小便赤、涩、灼、痛,舌尖红绛、苔黄。
建议:吃莲子、百合汤
3、肝火
症状: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如潮、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
建议:用龙草、白芍、黄芩和雪梨煮水喝
4、肺火
症状: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气喘、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数等。
建议:用莲子、银耳、雪梨加水蒸两小时后食用
温馨提示:除了通过饮食方式降火,“上火”者也要注意调整生活作息,加强户外运动,不要随意吃降火药,不是任何清火药都能随意服用,务必辩证施药,按医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