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少时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孟子少时诵》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出处:
选自《韩诗外传》。此为原名,现在民间广为流传,也称“孟母戒子”。

1.解释:
(1)失______
(2)引______
(3)方______
(4)辍然______
2.翻译:
(1)何为中止?_______________.
(2)此织断,能复续乎?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
(1)孟母为何要割断她的织物?
(2)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
(1)忘记,记不得
(2)拿起
(3)正要
(4)突然停止的样子
2.
(1)为什么中间停顿了?
(1)这个织物割断了,还能再接上去吗?
3.
(1)因为她要以此来警告孟子,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
(2)她是一个教导有方,严爱有加的好母亲。 

附加注释
1. 喧(xuān):通“谖”,忘记。
2. 裂:割断。
3. 引:拿来
4. 有所失:忘记,记不得。
5. 诵:背诵。
6. 辍然:突然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7. 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 自是:从此。
9. 喧:因分心而遗忘。
10. 诫:警告。
11. 方:正在。
12. 止:停止。
13. 之:指孟子。

翻译:
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启示: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孟子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这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告诉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半途而废,要一气呵成,一鼓作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24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鉴赏常用术语

    山水田园诗 (一)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9
  • 黄宗羲《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阅读答案

    原君(节选) 黄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4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   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①诸录,不下楼者数年。中岁家益贫,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8
  •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体会心得范文

      文言文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蕴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文言文却成了他们心中的痛。本人曾经做过调查:百分之八十以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0
  • 水仙子・咏竹

    贞姿不受雪霜侵①,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②,花开时有凤寻③。 文湖州是个知音④。 春日临风醉,秋霄对月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⑤。 注释①贞姿:指竹子常年翠绿永不改变的姿色。…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11
  •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玄宗 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