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惊弓之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惊弓之鸟
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1)也。”王曰:“先生何以(12)知之?”对曰:“其飞徐(13)而鸣悲。飞徐者,故(14)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15),而惊心未去(16)也。闻弦音引(17)而高飞,故(18)疮(19)陨(20)也。”
(选自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阅读练习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射下)鸟
B、其飞徐(缓慢)而悲鸣
C、故疮(旧伤)陨也
D、然(然而)则射可至此乎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处京台之下/虚发而下之(下)
B、虚发而下之/先生何以知之(之)
C、飞徐而悲鸣/闻弦音引而高飞(而)
D、飞徐者/悲鸣者(者)
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用来比喻那些()的人。

参考答案
1、D 2、D
3、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 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

【注释】
(1)异日:往时,从前。(2)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3)京台:高台。(4)谓:对…说。(5)引:拉。(6)虚发:只拉弓不放箭。(7)下鸟:使鸟落下。(8)然则:既然如此。(9)乎:吗(10)有间:过了一会儿(11)孽:通“蘖”,病,孤独。(12)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怎么就。(13)徐:慢慢地,缓慢。(14)故:原来。(15)未息:没长好。(16)去:消除。(17)引:展翅伸长(18)故:所以。(19)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20)陨:从高处坠落。

【译文】
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能。”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雁子从东方飞来。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么知道它有伤?”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成语释义】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也作“伤弓之鸟”。同“惊弦之鸟”。这里的“惊弓”是倒装的,其意思是“为弓所惊”;之:结构助词“的” 。它启示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俗话说的“未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25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猷定《钱烈女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钱烈女墓志铭· (清)王猷定 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日乃火。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当其死,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5
  • 《谭嗣同传》文言文全文翻译

    《谭嗣同传》文言文全文翻译   《谭嗣同传》是梁启超为谭嗣同写的传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谭嗣同传》文言文全文翻译,欢迎阅读!   谭嗣同传原文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95
  •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这两句如一幅绝妙的春水云帆图——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江水上涨,两岸春意正浓;极目远望,江上云帆一点,背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2
  •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日:“愿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 上海高中文言文实词

    上海高中文言文实词   导语:上海高中文言文实词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海高中文言文实词   1.去:(1)离开;(2)距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1
  • 文言文学法提示

    文言文学法提示   一、学弈   1、粗读课文,借助字典,通读全文。学习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把课文中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出来。   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