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胸有成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胸有成竹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②。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⑤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⑥,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⑦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⑧而操之不熟者,平居⑨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阅读训练
一、文中用了两处比喻,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比喻义蜩腹蛇蚹,指竹笋节节环生的形状,好像蝉腹下的条纹和蛇腹下的横鳞。剑拔,形容竹笋脱掉笋壳长成竹子,好像剑从剑鞘里拔出那样挺直。/兔起鹘hú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二、翻译下列句末语气词,说明其表达的语气。
  1.而节叶具焉。(呀)(肯定) 2.岂复有竹乎(呢)(反问)
  3.少纵则逝矣 (了)(感叹)  4.苛政猛于虎也 (啊)(判断)
三、 解释加点的词。
  1.竹之始生,一寸之耳 (幼芽)   2.岂有竹乎 (再)
  3.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添加)(堆叠)
  4.以其所见 (追索)
四、 这则短文对你有何启示:胸中必须先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

注释
①萌:芽。
②而节叶具焉:但节、叶都具备了。具,具备。焉,句末的语气助词。
③蜩(tiáo)腹蛇蚹(fù):蝉的腹部、蛇的腹下。蜩,蝉。蛇蚹,蛇的腹下。蝉的腹部是分节的,蛇的腹下分节、有鳞片,这些特征都与竹笋有些相像。这里形容竹出生的状态。
④寻:八尺。
⑤成竹:完整的竹子。
⑥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意即“急起振笔,从之、直遂”,就是急忙起来挥动画笔,依照、跟随(心中的竹子形象)。遂,通“随”。
⑦与可:文与可,名同,北宋梓州永泰(近四川监亭人),曾任洋州知州。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宋代画竹名师。
⑧见于中:心中有了构思。心里明白。
⑨平居:平常,平时。

今译
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高的小芽而已,但节、叶都已经具备了。从像蝉的腹部、蛇的鳞片一样,到剑一样挺出高达十寻的,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一骨节一骨节地来画它,一片叶一片叶地来堆砌它,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啊!所以画竹一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笔来仔细的观察,就会看到他所想画的竹子,急起挥笔,依照心里竹子的形象,一气呵成,以再现心中所见到的(竹子)。(这个过程)好像兔子跳跃飞奔、鹰隼俯冲下搏一样,稍一迟疑,机会就失去了。
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又不能做到的原因,是由于想法和动作内外不一,心与手不能协调一致,没有学习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心里明白而操作不熟练的,平常自己以为明白,可事到临头就忽然忘记了,难道只有画竹是这样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38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叙陈正甫会心集古诗翻译

      《叙陈正甫会心集》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 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 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27
  • 文言文《画地学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画地学书》原文及翻译   《画地学书》是一篇小学生必学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画地学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欧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4
  • 江湜《舟中二绝》阅读答案及解析

    舟中二绝 江 湜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挟妻子,家于舟中去无愁。   我向西行风向东,心随风去到家中。 凭风莫撼庭前树,恐被家人知阻风。 (1)&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6
  • “郭浩宇充道,德顺军陇干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郭浩宇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失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7
  • 秋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和译文

    秋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和译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9
  • 资治通鉴·晋纪十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解析

      汉大昌文献公刘殷卒。殷为相,不犯颜忤旨,然因事进规,补益甚多。汉主聪每与群臣议政事,殷无所是非;群臣出,殷独留,为聪敷畅条理,商榷事宜,聪未尝不从之。殷常戒子孙曰:“事君当讽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