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好服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齐桓公好服紫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xiu 四声:气味)。’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其人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
1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姜姓,名小白。2服紫:穿紫色的衣服。3服:穿.。4国:都城.。5五素不得一紫:五匹生绢换不到一匹紫色的(绢)。素:未染色的绢(丝织品)。6管仲:字夷吾,春秋时齐国的丞相,助齐桓公称霸。7臭(xiù):气味。 8左右:身边的近臣。9郎中:官名,侍卫近臣,此处泛指宫中官员。10其明日:(到了)第二天.。11甚:很。12.却:退。13.好:喜欢。14.恶(wù):厌恶。15.服:把……作为衣服(名词活用为动词)。16.国:国都,都城。17.境内:国境内。18.少:稍稍。19.衣:穿衣服。20.紫:紫色。

【阅读练习】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1)齐桓公服紫 ( )  
(2)吾甚紫之臭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寡人好服紫,紫贵甚  
3、文中与“紫贵甚”相照应的句子是“ ”。  
4、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喜好(2)讨厌  
2、我喜欢穿紫色衣服,紫色衣服特别昂贵。  
3、五素不得一紫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上行下效。或:欲正人,先正己)  

二: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______________  ②桓公患之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②其明日,国中莫衣紫。
4.本文中“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后来桓公“勿衣紫”且言“恶紫之臭”,于是,“三日,境内莫衣紫也”,由此,你联想到可概括这类现象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①这个时候  ②忧虑、担心
3.①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上下也就都穿起紫色衣服来了。 ②第二天,整个都城都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4.上行下效(其它成语,只要意思对也可以。) 

【文学常识】
韩非子前281——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人。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韩王室宗族韩王歇的儿子。《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先秦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内容充满批判与汲取先秦诸子多派的观点。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为韩非对先秦时期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政策设计表述和深度的对统治技术探究。《韩非子》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在《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始皇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目的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译文】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正在那个时候,5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紫色的布料很贵,整个都城的百姓喜欢穿紫色衣服的风气不消失,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在这时,侍从中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你就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 齐桓公说:“好。”从这天开始,没有侍卫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二天,城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启示】
文章以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诫人们,上行下效。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38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饶州神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饶州神童     【原文】     饶州自元丰①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②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③能念书,自五、六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6
  • “落帆露湿回塘柳,别院风惊满地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落帆露湿回塘柳,别院风惊满地花。”这两句是说乘舟归来,塘边的杨柳被夜露打湿,更显得娇柔多姿,翠绿可爱;一阵风过,惊得落花纷纷,满地都是。诗句描绘春夜景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2
  • 《杭州春望》翻译赏析

      《杭州春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2
  • 袁宏道《华山别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华山别记 袁宏道 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4
  •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