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艰 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艰
原文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选自魏源《默觚·学篇二》)

译文:
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地做了然后才知道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翻阅五岳的地图,以为了解山了,实际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步;谈论大海的广阔,以为懂得海了,实际不如做海上的商人在海上望一眼;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不如厨师尝一口。

注释:
及:接触。
履:实地。
艰:艰难。
乌有:哪有。
披:翻阅。
五岳(Five Famous Mountains),又作五岳,是五大名山的总称。在我国一般指北岳恒山(位于山西)、西岳华山(位于陕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和南岳衡山(位于湖南)。
一足:走一步。
沧溟:沧海。
估客:此指来往于海上的商人。
疏八珍之谱: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
庖丁:厨师。
一啜(chuò):尝一口。

文化常识:

说“及”。“及”是个会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触到”、“达到”、“够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就解为“接触”,句意为接触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况)。成语“望尘莫及”,意为看着车后卷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别人。科举考试中的“及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达到名次,意为及格、录取。

中心意思:只有亲自接触事物才能了解事物

及之而后知 
[思考与练习及参考答案]
1.解释:①乌_________②披__________
2."五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座高山。
3.翻译:①履之而后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哪②翻阅
2.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
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②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
4.实践第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38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89
  • 《悬赏纳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悬赏纳谏     【原文】     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为我们勾勒出了奔腾东去的长江的雄姿,并从空间联想到时间,意指   “江山如画…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241
  • 苏轼《稼说送张琥》阅读答案及翻译

    稼说送张琥 宋·苏轼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28
  • 母亲节的诗歌

      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节的诗歌,欢迎阅读参考!   母亲节的诗歌1   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29
  • 古代关于红枣的诗词歌赋

    枣被历代诗人写入诗辞歌赋中,咏颂枣树的诗文比比皆是。透过这些诗文,我们能够穿 越时空隧道,尽情领略先前枣乡风光、感受历史沧桑、回味故人先贤爱枣的情怀。 “柚枣杨梅,樱桃…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