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敬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和尚敬茶

    【原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

    【参考译文】

    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

    【阅读训练】

    1.解释:

(1)以:凭借,因为;    (2)及:以及;    (3)进:进献;    (4)待:等待

    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所蓄茶有数等      蓄:含蓄

    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     恭:通“躬”

    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惑:迷惑不解

    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热:热情

    答案:C     (A储蓄;B恭敬;D水的温度高,与“冷”相对。)

    3.翻译:

    (1)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僧人)不会全部拿出来。

    (2)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僧人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

    3.概括文中僧人的性格:

    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奉承拍马。

    4.文末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应是(    )

    A.愉快、满意            B.厌恶、不满

    C.失望、沮丧            D.仇恨、恼怒

    答:C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39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湖南清绝图

    朝代:宋代 作者:韩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赤岸摇丹枫。 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96
  • 《百家姓.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 平》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平」源出 ;   姬姓。 以邑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g…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文言文经典哲理名句

    文言文经典哲理名句   导语: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经典哲理名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0
  • 唐诗长信怨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昌龄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方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方法   所谓文言文的“五读”法,就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按顺序进行五步阅读,即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下面分别介绍其具体做法。   一、预读主要目标: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 高考必背文言文

    高考必背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下面是关于高考必背文言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1、劝 学   荀子战国思想家   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