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默戒》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言默戒是一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该说不说和不该说却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
“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或旦而不鸣  或:-
  (2)皆足取祸也  取:_  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答案】
1.(1)有的  (2)招致
2.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
4.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注释
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②或:有的。
③取:招致。
④书:写。
⑤恶(wù):厌恶。
⑥祥:吉祥
⑦欤(yú):文言助词,相当于“吗”,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⑧足:足够,足以。
⑨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翻译
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他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启示】
无论发言还是沉默都要在对的时间和地点,不然只会害了自己。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42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越人阱鼠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越人阱鼠》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宋濂《燕书》。 1、文言文   越人①穽②鼠   鼠好③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④,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⑤而后反。 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94
  • 真画师文言文翻译

    真画师文言文翻译   庄子在《外篇·田子方》中,塑造了一个真画师的形象:“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9
  • 《富郑公神道碑》文言文阅读训练

    《富郑公神道碑》文言文阅读训练   富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赵元昊反,公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7
  • 荀子《解蔽》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①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8
  • 【双调】水仙子(搅柔肠离恨病相兼)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9
  • 叶梦得《避暑录话》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梦得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8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