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题目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动词,推其根本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人称代词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函梁君臣之首函:木匣子。

  13、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以三矢赐庄宗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B.文章借古讽今,借后唐庄宗的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文章气势磅礴,义正词严,严厉地批评了庄宗,在责难之中总结教训,并明确告诫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将庄宗极盛与极衰的两种情形进行了鲜明的对照,说明了盛衰之事本源在于“人事”的道理。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12、D(名作动,用木匣子装起来)

  13、B(A……的.原因/用来的……方法B特殊指示代词,的地方C拿,介词/因为,介词D一定,祈使语气副词/难道,反问语气副词)

  14、C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因素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这以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可以称得上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分离逃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1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谷雨的古诗大全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一起来看看吧!   1.扇子诗 [宋]  未容谷雨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 镜里日高酣睡起,也须…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9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附答案   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1-4题。(12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3
  • “今日已从愁里去,明年更莫共愁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今日已从愁里去,明年更莫共愁来”这两句是说,春日匆匆来又匆匆去,今番归去已给人留下了愁怨,但愿明年不要再和愁一起来。送春而言愁,乃当前之愁,希冀明年莫共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5
  • 天香引・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①。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②,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③,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④。光景蹉跎,人物消磨⑤。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6
  • 为学文言文的具体翻译

    为学文言文的具体翻译   为学选自《白鹤堂文稿》,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为学文言文的具体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为学文言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25
  • 曾巩《秃秃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秃秃记 曾巩     秃秃,高密孙齐儿也。齐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鲐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绐,告县。齐赀谢得释。授歙州体宁县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