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别子固文言文

同学别子固文言文

  〔宋〕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印本《王文公文集》

  江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于是我知道被人们认为是贤人的’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

  子固写了一篇《怀友》赠给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帮助,以便达到中庸的标准才肯罢休。正之也经常这样说过。驾着车子稳步前进,辗过中庸的门庭而进入内室,除了这两位贤人还能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达到中庸的境地,但也愿意跟在他们左右奔走。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大概能够达到目的。

  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职守,由于个人私事的牵挂,我们之间不能经常相聚,作《同学一首别子固》,用来互相告诫,并且互相慰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2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阳春曲・别情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⑴。闷愁山重海来深。独自寝,夜雨百年心⑵。 注释⑴衾:被子。 ⑵百年心:愿意白头到老的心。 译文多情人离去以后余香还留在枕边,好梦惊醒时被褥冷气袭人。…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0
  • 《三峡》的原文和译文

         注释;①自:在 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   ③阙:同”缺”,中断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3
  • 邳州哭母小祥【文天祥】原文翻译赏析

      祥兴元年(1278)九月七日,作者母亲曾氏病逝于惠州。作者《集杜诗·母》序说:“先母,齐魏国太夫人。盖自虏难后,弟璧奉侍赴惠州,弟璋从焉。已 而之广、…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6
  • 赵师秀《约客》原文、注释和鉴赏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1)约客:约人晚上来做客。可能为作者晚年居钱塘时所写。 (2)黄梅时节…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45
  •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这两句是咏竹,但内心似有不平之事、愤怨之情,即自己不得志,才能无法施展,屡屡经霜,饱受摧残之苦——新竹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9
  • 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练习题举例

    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练习题举例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止有剩骨 _________   2.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   一狼得骨止____…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