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文言文

北人食菱文言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赏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作者简介】

  江盈科,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湖南桃源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先后历任长洲县令、大理寺正、户部员外郎、卒于四川提学副使任上。是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的重要成员之一,诗文理论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极力赞成灵性说。著有作品《雪涛阁集》、《雪涛诗评》、《谐史》等。

  【创作背景】

  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2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吕氏春秋·博志》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  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95
  • 描写母爱的诗词名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吴文英《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全词翻译赏析

      《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6
  • “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这两句是说,春日郊游,赏花赏景,与友人饮于花下,不觉酩酊大醉,就地而眠,花落纷纷,几被落花掩埋。写其郊游之欢,饮酒酣畅,醉后窘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18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两湖地区地处长江中游,这里不仅有秀丽的 山川,丰饶的物产,还有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 下的许多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存,使人们在饱 览山川之美时,也能纵情领略历史文化之精华,发 思古…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1
  • 文言文至理名言摘抄

    文言文至理名言摘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至理名言摘抄,欢迎参考!   文言文至理名言摘抄   1…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