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史记·管晏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 : 旅游   
B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仕:做官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既: 已经,……以后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肖:不贤,没有才能       答案:(A 游:交游 、交往)
5.下列句子全都表现管仲之贤的一项是(3分)
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2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4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5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6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答案:( 5.C
 
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是因为鲍叔牙不屑于和他计较。
B.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多赚少总要多占一些,他三次参战三次当了逃兵,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管仲虽然有才却无德。
C. 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自己反而在管仲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主要写出了管仲的丰功伟绩,而鲍叔牙只是管仲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助推器罢了,最后他也因管仲的恩惠荫蔽后人十几代。
答案: CA“鲍叔牙常常多分一些给他错误;B“有才却无德错误;D“主要写出了管仲的丰功伟 错误,着重写了管仲与鲍叔牙两人的交谊,重点写鲍的知贤、荐贤和让贤。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0分)
(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3分)
 答案:1)那时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欺负鲍叔牙,而鲍叔牙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得分点:善,遇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3分)
答案: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得分点:多,知)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4分)
答案: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让他在 大王面前完成使命。(得分点:少,假借,毕,状语后置“于前”

附:参考译文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干。那时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欺负鲍叔牙,而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车送到齐国。鲍叔牙就向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重用之后,在齐国执政,桓公以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往往自己多分,鲍叔却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困窘,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免职,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才干,因为他知道我没遇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逃跑,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怯懦,因为他知道我有个老母。公子纠败亡,召忽为他而死,我却宁愿被囚禁,甘心受屈辱,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绩和名声为耻辱。生养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得到封地的人有十几代,常常是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7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刻舟记》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刻舟记》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参考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 苏轼《书孟德传后》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7
  • 李贽《赞刘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赞刘谐     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朝代:清代 作者:顾彩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576
  • 《桂枝香·登临送目》翻译赏析

      《桂枝香·登临送目》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桌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0
  • 舒元舆《悲剡溪古藤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悲剡溪古藤文 (唐)舒元舆 剡溪上绵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枿逼土,虽春入土脉,他植发活,独古藤气候不觉,绝尽生意。予以为本乎地者,春到必动,此藤亦本乎地,方春且有死色,遂问溪上人。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