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舍相如广成传舍   舍:安置住宿,动词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不过
C. 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破碎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严肃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相如因持璧却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C.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      )(2分)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怒发上冲冠     ③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⑤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⑥臣请就汤镬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2分)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3分)

参考答案
11.D    
12.B     
13.D  
14.(1)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2分)
(2)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和氏璧,从小路逃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3分)

二:
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发上冲冠        发:发作
 B.议不欲予秦璧      予:送给
 C.逆强秦之欢        逆:违背
 D.遂许斋五日        许:答应
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②得璧,传之美人
 ③拜送书于庭
 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9.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了蔺相如在秦廷与秦王斗争的情形。
 B.叙述了蔺相如从献璧到毁璧的完整故事。
 C.塑造了蔺相如从容沉着足智多谋的形象。
 D.刻画了秦王贪图财宝、不守信义的性格。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璧有瑕,请指示王。
(2)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参考答案
7.A  8.C   9.B
10.(1)璧上有点瑕疵(毛病),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3分)
(2)得到璧后,把它传递给嫔妃(美人)看,又将它给近臣戏耍。(3分,注意:以戏/弄臣)

参考译文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8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伤仲永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

    伤仲永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②,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世说新语·贤媛》“许允妇是阮卫尉女”阅读答案及翻译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8
  • 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原文翻译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1
  •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原文阅读及译文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7
  • “刘观,雄县人,洪武十八年进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观传 刘观,雄县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太谷县丞,以荐擢监察御史。三十年迁署左佥都御史。坐事下狱,寻释。出为嘉兴知府,丁父忧去。 永乐元年,擢云南按察使,未行,拜户部右侍郎。二年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9
  •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的翻译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的翻译   《子路见孔子》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本文的内容是子路见孔子文言文的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的翻译…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