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楚庄王欲伐越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
1. 王之伐越:之,助词,无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下文”智之如目”、“此兵之弱也”、“此政之乱也”等句中的“之”,用法同此。2.患:担忧3..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4 睫:眼毛5.庄蹻(qiāo):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6.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7.丧:丧失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的“之”与“王之伐越何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蜀之鄙有二僧 C.吾欲之南海    D.何陋之有
2.翻译句子。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译文:
3.楚庄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庄子采用什么论证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
4.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述文章论点,并仿照再写两个短语。
5.谈谈你对庄子所持论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
1.A  (A.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B.结构助词“的”;C.动词,去、往、到;D.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清自己的睫毛。
3.他认为越国“政乱兵弱”  比喻论证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5.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达到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二: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    )  ②明(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9.B(2分)
10.①丧失(1分)    ②明智(1分)
11.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1分)。
12.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13.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  (1分)
  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1分)

【译文】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成语释义】
1、自知之明:透彻地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2、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启示】
人贵有自知之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8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玄,字原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1
  • 描写乡村风光的经典古诗

      晦日湖塘   唐·孙逛   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   落花迎二月,芳树历三旬。   公子能留客,巫阳好解神。   夜还何虑暗?秉烛向城阕。   贺监湖上   清·任颐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9
  •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宋 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 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 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 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 愿赐闲州不计年。 今河南许昌,是北宋时许州的州…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9
  • 《聊斋志异·司文郎》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既而场后以文示宋,宋颇相许。偶与涉历殿阁,见一瞽僧坐廊下,设药卖医。宋讶曰:“此奇人也!最能知文不可不一请教。”因命归寓取文。遇余杭生,…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64
  • 《登城》《望海楼晚景》阅读答案对比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海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是一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4
  • 《史记》选段文言文练习题

    《史记》选段文言文练习题   朝鲜王卫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①、朝鲜,为置吏,筑鄣塞。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②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