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纲常见彦博兄弟三人,咸叹异曰:“皆卿相才也。”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可即为诏,述朕此怀也。”彦博进曰:“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若与高丽抗礼,则四夷何以瞻仰?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高祖乃止。

其年,突厥入寇,命右卫大将军张瑾为并州道行军总管,出拒之,以彦博为行军长史。

与虏战于太谷,军败,彦博没于虏庭。突厥以其近臣,苦问以国家虚实及兵马多少,彦博固不肯言。颉利怒,迁于阴山苦塞之地。太宗即位,突厥送款,始征彦博还朝,授雍州治中,寻检校吏部侍郎。

彦博善于宣吐,每奉使入朝,诏问四方风俗,承受纶言,有若成诵。声韵高朗,响溢殿庭,进止雍容,观者拭目。四年,迁中书令,进爵虞国公。高祖常宴朝臣,诏太宗谕旨,既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

初,突厥之降也,诏议安边之术。彦博议曰:“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若遣向西南,则乖物性,故非含育之道也。”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其入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议者尤为不便,欲建突厥国于河外。彦博又执奏曰:“既已纳之,无故遣去,深为可惜。”与魏徵等争论,数年不决。

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国之利害,知无不言,太宗以是嘉之。及薨,谓侍臣曰:“彦博以忧国之故,劳精竭神,我见其不逮,已二年矣。恨不纵其闲逸,致夭性灵。”彦博家无正寝,及卒之日,殡于别室,太宗命有司为造堂焉。赠特进,谥曰恭,陪葬昭陵。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据土宇,务共安人     务:致力

B.声韵高朗,响溢殿庭     溢:充满

C.若遣向西南,则乖物性   乖:违背

D.既已纳之,无故遣去     遣:派遣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温彦博“有口辩”的一组是(    )

①名实之间,理须相副  ②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

③承受纶言,有若成诵    ④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
  ⑤与魏徵等争论,数年不决   ⑥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
   A.①②④    B.②③⑤   C. ③④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从前朝与高丽交往的情形出发,提出不必让高丽称臣,温彦博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加以劝谏,阻止了高祖下诏。
  B.由于没能从温彦博的嘴里得到大唐国力和兵马的有关情报,突厥颉利把他关押在阴山苦寒之地,直到后来突厥来唐讲和,才得以回唐。
C.在安置突厥的问题上,温彦博根据汉代安置匈奴的做法,主张分散安置,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把突厥安置在北方,其中一部分入住长安。
  D.温彦博敢于直言进谏,拥有崇高气节,清廉自守,为国家殚精竭虑,耗尽了自己的生命,这在封建官吏来说尤为难能可贵。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与高丽抗礼,则四夷何以瞻仰?
(2)既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
(3)恨不纵其闲逸,致夭性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1)如果跟高丽行对等之礼,那么四方夷族凭什么恭敬地对待我们呢?
(2)一会儿(高祖)回头对近臣说:“怎么比得上温彦博呢?”他被(高祖)看重到了这样的地步(或程度)。
(3)后悔(或“遗憾”)没有放任让他闲暇安逸,致使他过早死亡。

参考译文:
温彦博小时候聪慧,能言善辩,浏览群书。当初,温彦博父亲的朋友薛道衡、李纲曾见到温彦博兄弟三个,皆感叹称奇道:“都有担任卿相的才能。”当时,高丽派遣使者进贡土产,高祖对群臣说:“名声和实际必须跟事理相称。高丽对隋称臣,最终抗拒隋炀帝,这还有什么称臣可言呢?我尊重万物,不想傲慢自贵,只愿拥有疆土,尽力使百姓安居乐业,何必让高丽称臣来妄自尊大呢?可以立刻下诏,陈述我的这一想法。”温彦博进谏道:“辽东,周时是箕子的封地,汉时的玄菟郡。魏晋以前,距今不远,高丽都在疆域之内,不能答应它不称臣。如果跟高丽行对等之礼,那么四方夷族凭什么恭敬地对待我们呢?况且中国跟夷狄相比,就像太阳同众多星星,按理不能降低尊贵身份,和夷狄同等。”高祖于是停止下诏。

那年,突厥入侵,朝廷任命右卫大将军张瑾为并州道行军总管,出兵抵御,任命温彦博为行军长史。在太谷跟突厥交战,唐军被击败,温彦博陷落在突厥。突厥因为他是皇帝的近臣,就极力想审问出大唐实力和军队部署情况,温彦博始终不肯说。颉利恼怒,把温彦博放逐到阴山苦寒之地。太宗即位,突厥讲和,温彦博才得以回朝,被授予雍州治中,不久升为检校吏部侍郎。

温彦博擅长当众朗读,每次奉命出使回朝,皇帝召见询问各地风俗,温彦博宣读皇帝诏令,就像熟读到能背诵的程度。声音清晰响亮,充满朝廷;进退举止,仪态温文大方,观者莫不擦亮眼睛。过了四年,升为中书令,晋升爵位虞国公。高祖曾宴请朝臣,召太宗晓谕圣旨,一会儿(高祖)回头对近臣说:“怎么比得上温彦博呢?”他被(高祖)看重到了这样的地步(或程度)。

当初,突厥归降,下诏群臣讨论安定边疆的方法。温彦博建议道:“汉建武时,安置归降的匈奴在五原塞下,保全他们的部落,能够成为汉的护卫。这样,既不和当地风俗分开,又可乘机安抚他们。一方面可以充实人烟稀少的地方,另一方面又可显示没有猜忌之心。如果打发到西南,那么就违背了自然天性,所以不是包容化育的方法。”太宗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安置投降的突厥人到北方之地,其中进入长安城居住的将近一万家。非议的人责备这样做是不利的,想在河外建立突厥国。温彦博坚持并上奏道:“已经接纳了他们,无缘无故地打发他们离开,十分可惜。”温彦博和魏徵等人争论,多年都不断。
温彦博自从掌管机要事务,就断绝和宾客往来,有关国家的利害,了解到的无不上奏,太宗因此称许他。后来温彦博死了,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彦博因为操劳国事的缘故,费尽精神,我发现他精力不济,已经两年了。遗憾没有放任让他闲暇安逸,致使他过早死亡。温彦博家房屋没有正室,等到死的时候,灵柩停放在别室,太宗命令有司为他建造前堂。赠授特进,谥号恭,灵柩埋在昭陵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9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释】四块玉:曲牌名 别情:标题 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 …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209
  • 外科医生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外科医生告诉我们做事可不要像他那样不从实际出发,只从表面看问题,而要认真负责,讲求实效,并千万不要上骗子的当。下面是关于外科医生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外科医生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4
  • 《史记·刺客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附译文

    《史记·刺客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①,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113
  • 文言文孔明智退司马懿的课堂实录

    文言文孔明智退司马懿的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都读过《三国演义》吧!知道三国指的是什么吗?   生:指的是三个国家——刘备、孙权、曹操,东吴、蜀、魏。   师:简而言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22
  •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9
  • 甘桔千树

      【文言文】   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甘橘成,岁①得绢数千匹…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