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恶,北海剧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仕苻坚,任兼将相。父休,为河东太守。镇恶以五月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年十三而符氏败亡,尝寄食渑池人李方家,方善遇之。谓方曰:“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方答曰:“君丞相孙,人材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后随叔父曜归晋,客居荆州。宋武帝伐广固,镇恶时为天门郡临澧令。人或荐之武帝,召与语,异焉,因留宿。旦谓诸佐曰:“镇恶王猛孙,所谓将门有将。”即以署前部贼曹。

武帝北伐,领前锋。将发,前将军刘穆之谓曰:“昔晋文王委伐蜀于邓艾,今亦委卿以关中,卿其勉之。” 镇恶曰:“吾等因托风云,并蒙拔擢,今咸阳不克,誓不济江而还也!三秦若定,而公九锡不至,亦卿之责矣。” 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破虎牢及柏谷坞。进次渑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见母,厚加酬赉,即版授方为渑池令。

即陷长安城。城内六万余户,镇恶至则抚慰初附,号令严肃。于灞上奉迎。高祖劳之曰:“成吾霸业者,真卿也。”     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高祖笑曰:“卿欲学冯异也。”是时关中丰全,仓库殷积,镇恶性贪,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高祖以其功大,不问也。时有白高祖言镇恶藏姚泓伪辇,有异志。高祖使觇之,知镇恶悉剔取辇金银,而弃辇于垣侧,帝乃安。帝留第二子桂阳公义真为安西将军、雍秦二州刺史。镇恶以征虏将军领安西司马,冯翊太守,委以捍御之任。

及大军东还,赫连勃勃逼北地。义真遣中兵参军沈田子距之。虏甚盛,田子退屯刘回堡,遣使还报镇恶。镇恶对田子使曰:“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共思竭力。今拥兵不进,寇何由得平!”使反言之,田子甚惧。王猛之相苻坚也,北人以方诸葛亮。入关之初,又镇恶为首,时论者深惮之。田子峣柳之捷,威震三辅,而与镇恶争功。时镇恶师于泾上,与田子俱会傅弘之垒,因斩之幕下。及帝受命,追封龙阳县侯。              (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使觇之                            觇:看,观察
B.时镇恶师于泾上                        师:军队
C.义真遣中兵参军沈田子距之              距:通“拒”,阻击
D.时论者深惮之                          惮:畏惧

8.B(应为“驻军”。)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弃辇于垣侧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昔晋文王委伐蜀于邓艾           青取之于蓝
C.以镇恶为首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
D.高祖以其功大                   以其无礼于晋

9.D(D项皆为“因为”。A项前表顺承;后表转折,但是;B项前为“向,给”,后为“从”;C项前为“是,作为”,后为“被,表被动”。)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镇恶的家人因为他的出生的时日犯忌讳,便把他过继给了别人来解除宗族灾难。
B.李方想当县令便帮助了王镇恶,王镇恶为了感恩,马上让李方做了渑池的县令。
C.王镇恶对沈田子退军刘回堡不满,沈田子非常害怕;后来沈田子与王镇恶争功,趁机把王镇恶杀死在帐下。
D.王镇恶贪污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武帝因为王镇恶功高而装着没看见。

10.D

11.翻译文言文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人或荐之武帝,召与语,异焉,因留宿。(5分)
译文:有人推荐镇恶给武帝,武帝召见他来谈论,感到他不是一般人,于是就留他住下。
(得分点:或、异、因,翻译正确各1分。其余通顺无误2分。)

(2)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共思竭力。今拥兵不进,寇何由得平!(5分)
   译文:高祖把一个十岁小孩交给我们,本应当各自尽力(作战),可是(沈田子)掌握着部队却不前进,敌寇怎么能平定得了呢?
(得分点:“十岁儿”即高祖第二子桂阳公义真,1分;吾等,1分;拥兵不进,1分;寇何由得平,1分。其余通顺无误1分。)

【参考译文】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仕苻坚,任兼将相。父休为河东太守。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猛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为镇恶。颇读诸子兵书,喜论军国大事,骑射非长,而纵横善果断。
     或荐镇恶于高祖,召与语,异焉。高祖谋讨刘毅,转镇恶参军事,加振武将军。遣镇恶率百舸前发,昼夜兼行,至豫章口。镇恶舍船步上。舸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六七旗,下辄安一鼓。语所留人:“度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舰。镇恶径前袭城。未至城五六里,逢毅要将朱显之,欲出江津,便跃马驰去告毅:“外有大军,似从下上,垂已至城矣。”行令闭诸城门。镇恶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因得开大城东门。镇恶入城,便因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及东门。镇恶军人与毅东来将士,或是父兄子弟中表亲亲者,令且斗且语,人情离懈。三更中,毅自缢死。镇恶身被五箭,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及高祖北伐,为咨议参军,领前锋。将发,镇恶曰:“今咸阳不克,誓不济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姚绍率大众拒险,深沟高垒以自固。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大军次潼关,谋进取之计,镇恶请率水军自河入渭,直至渭桥。镇恶所乘皆小舰,行船者悉在舰内,舰外不见有行船人,北土素无舟楫,莫不惊以为神。镇恶既至,令将士食毕,便弃船登岸。渭水流急,诸舰悉逐流去。镇恶抚慰士卒曰:“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乃身先士卒,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姚)泓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泓率妻子归降。镇恶宣扬国恩,抚尉初附,号令严肃,百姓安堵。高祖劳之曰:“成吾霸业者,真卿也。”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
     时关中丰全,镇恶性贪,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高祖以其功大,不问也。时有白高祖以镇恶既克长安,藏姚泓伪辇,有异志。高祖密遣人觇辇所在,泓辇饰以金银,镇恶悉剔取,而弃辇于垣侧。高祖闻之,乃安。
武帝东归时,留田子与镇恶,二人常有猜心,时镇恶师于泾上,与田子俱会于傅弘之垒,田子求屏人,因斩之幕下。是岁,义熙十四年正月十五日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0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为者常成文言文翻译

    为者常成文言文翻译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小编为你整理了为者常成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4
  • 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12
  • 愚人食盐的文言文翻译

    愚人食盐的文言文翻译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愚人食盐…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2
  • 描写冬天景象的古诗名句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4
  •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赏析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释: ①风流&m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 李渔《梅》“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梅 (清)李渔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犹瓜之 最先者曰王瓜,于义理未尝不合,奈何别置品题,使后来居上!首出者不得为圣人,则辟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